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在中国广袤乡土大地上,秋景胜过春光之处,莫过于稻飘香、黍金黄、豆满秧、谷满仓的丰收景象。
9月23日,农业农村部宣布,目前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有望高位增产,预计平均亩产提高近两公斤,总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的水平上。
这丰收的喜讯,无疑是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一份沉甸甸的节日大礼。今年在疫情与灾害叠加的双重考验下,中国粮再次交上了一份弥足珍贵、成绩亮眼的答卷,为稳全局、提信心、育新机、开新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两公斤”的重量
今年的粮食平均亩产预计提高近两公斤。两公斤,分量到底有多重?
我们来粗略地算一笔账,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201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41亿亩,而据农业农村部消息,预计今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000万亩左右,平均亩产提高近两公斤,意味着由于单产提高全年粮食增产约35亿公斤。目前我国年人均消费口粮原粮150公斤左右,那么增产这部分粮食足够2300多万人一年的消费量。从看似简单的计算中,不难看出这两公斤的分量和力量。
两公斤的分量,不仅在数字本身,更在于其来之不易。
回望过去,我国粮食已实现“十六连丰”,各种资源要素可挖掘潜力越来越少,高位护盘尤为不易。聚焦当前,今年粮食生产先后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关”“洪涝关”“台风关”“病虫关”,一波三折后再夺丰收,更显珍贵。
两公斤的背后,凝聚着“政策好,科技强,人努力”的多方力量。
政策好是基础。粮食生产是弱质产业,保障粮食安全,既要发挥市场作用,更要加强政策支持和保护,提高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为此,今年在财政“过紧日子”的大背景下,中央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不减反增,出台一系列超常规的惠农“大礼包”;农业农村部季季紧抓,环环紧扣,抓实抓细粮食生产。受此带动,今年全国早稻和晚稻面积双增长,一举扭转了连续7年和连续10年的下滑势头,全年粮食面积同比增加1000万亩左右,为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强是动力。“藏粮于技”的多年积累,在这个多灾之年成为提单产、夺丰收的强劲动力。关键农时,农业农村部及时制定30多个技术指导意见,因季节、因灾情及时派出40多个专家组,几十万基层农技员战疫情、抗风雨、防病虫,打通了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四条阻击带”和“三道防线”严防死守草地贪夜蛾和沙漠蝗,实现了“虫口夺粮”。
人努力是根本。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农民,像中国的农民这样坚韧不拔。今年春季,人们都在居家抗疫的时候,广大农民兄弟已经开始在田间忙碌,春耕备耕得以如期开展;长江汛期,南方部分水稻产区受灾,他们不分昼夜抢种补种改种,“水退到哪里,就种到哪里”,力争“早稻损失晚稻补”;东北秋收前,连续遭遇3场台风造成部分地区玉米倒伏,他们创造性地改装收获机械,只为确保颗粒归仓。
“稳”的重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时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专致节日祝贺,肯定今年丰收来之不易,为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稳,是大国“粮策”的目标所在。粮食稳,则天下安。“稳”的重要性,在今年这个特殊之年尤为凸显。
粮食稳,是稳全局的“关键防线”。粮食人人离不了,天天都要吃。在中国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粮食多了是经济问题,是库存压力,但少了就会给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带来压力。粮食是生命的“养护员”,是社会稳定的“守门员”。守稳了粮食这道“关键防线”,我们就能在风云变幻的局势中,保有“任凭风浪起,我有压舱石”的底气。
粮食稳,是奔小康的根本保障。民以食为天。即使菜肴再丰富再精美,中国人的小康餐桌上,主粮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要让14亿人口吃饱肚子,靠买饭吃、讨饭吃是行不通的。就拿秋粮主要作物之一的水稻来说,目前全球每年大米贸易量在700亿斤左右,仅相当于我国大米消费量的1/4,所以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除了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这才是小康餐桌应有的样子。
粮食稳,也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等机构联合发布的报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全球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世界濒临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不仅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好吃饭问题,还向其他国家分享粮食安全资源与经验,对稳定世界粮食生产和供应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字”的重任
特殊的年份,不平凡的丰收。激流险滩中,中国粮再一次压住了舱、定住了盘,“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这20字再一次体现了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是时刻不能忘的底线,决不能因为丰收了,就对农业和粮食生产有丝毫麻痹松懈。重农抓粮的力度一刻也不能松,要着力“确保产能”,稳住耕地根基,对耕地“非农化”问题零容忍;要强化“科技支撑”,保障眼前粮食产量稳定的同时,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要管好用好储备粮,对折腾糟蹋粮食的“粮耗子”严肃查处;要倡导“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理念,减少粮食生产、加工、储运、消费等环节的浪费和损耗。
在粮食生产升级的同时,我们对粮食的认识也亟须升级。首先,要正确认识适度进口。随着国内粮食需求增长加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光靠我们自己保全部、保所有,既超出生态环境承载力,又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所以,我们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两个市场,适度进口一些国内生产满足不了或对生态破坏较大的短缺品种,是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
其次,要理性看待粮价合理上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增长了100多倍,粮价涨了不到10倍。粮食丰收、库存充裕、价格平稳,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大农民和粮食主产区为大国复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正如《汉书·食货志》所说,“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只有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确保粮价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让农民种粮有效益、让主产区抓粮不吃亏,大国粮仓才能仓满库盈,中国这艘大船才能行稳致远。
2020年,决战决胜双重任务收官,大战大考双重考验叠加。越是在这样特殊的年份,夺取粮食丰收就越必要和重要。丰收不仅关系着每个人的饭碗,更为风险挑战中保障经济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为中华民族千年小康梦圆奠定了坚实基础。不只是2020年,在未来相当长时期的每一年,丰收之重,“三农”之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责任编辑:王珊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