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花生多少钱1斤?”“5块1斤,不二价!”“你帮忙多留几天,我照单全收。”
10月20日,周口市淮阳区冯塘乡陈老家村村民司文全挂断电话,脸上满是喜悦。“今年仍能赚个10万多块钱。”司文全感慨地说,“要不是田里有‘灌溉神器’保住了产量,俺还挣不了这么多钱呢。”
司文全口中的“灌溉神器”其实就是地埋式灌溉系统。这种节水灌溉新技术一方面覆盖广、易操作,能有效减少单位面积用工人数,降低田间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流量小,由“浇地”转为“浇庄稼”,节水效益显著。
淮阳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程军介绍,今年6月至8月,淮阳降水极少。冯塘乡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刚建好,地埋式灌溉系统就派上了用场,在“三夏”抗旱抢种时帮了大忙。
“现在,只需打开地埋管,拿着水卡在机井上轻轻一刷,水就会从出水口喷涌而出。”司文全说,“一个机井配有八九个出水口,每个都能均匀覆盖150平方米的土地。有了它,我一个人就能打理好100多亩地。”
新技术、新设施不仅帮农户种田,还为乡村发展带来新机遇。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陈老家村迎来了一位“贵客”——河南枣花面业公司负责人孙华磊。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刚和陈老家村签约,流转1200亩地种植优质强筋小麦。
谈及签约缘由,孙华磊说:“就是冲着示范区完善的灌溉设施来的。今年‘三夏’期间,示范区内的小麦不仅没有减产,平均亩产还提高了150多斤。”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农业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40%以上,亩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因此,要突破当前粮食生产瓶颈,重要出路就是发展节水灌溉,向现代农业转型。
去年9月,在郑州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近两年来,我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9月8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会在周口市举行,淮阳区因其广泛运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成为3个观摩点之一。
程军介绍,今年以来,示范区共打机井226眼,新建地埋线111.9千米、地埋管63.4千米,出水口2300多个,已实现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用地全覆盖。“示范区内水资源有效利用率已从65%升至85.5%,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节水超20%。”
“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升级版’,今年我省将创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56万亩。”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节水农业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刘红涛 李昊)
责任编辑:王珊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