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以高质量发展擦亮三农发展底色写在河南省人民
发布时间: 2020-07-10 00: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作为全国农业大省,近年来,河南全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愈加明显,从“旧动能”向“新动能”的革新逐浪而高,从“积累量”向“提升质”的跨越渐入佳境,河南农业正通过高质量发展重塑品格,进入“豁然开朗”的新天地。

  河南粮食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占全国1/10,肉、蛋、奶、蔬菜、食用菌等重要农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全国市场火腿肠的1/2、方便面的1/3、馒头的1/4、汤圆的3/5、水饺的7/10产自河南……一组组数据,正是河南由“大粮仓”“大厨房”向“大餐桌”转变的鲜活注脚。

  “小麦亩产1200斤,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商水县张庄乡南岭村52岁的种粮大户邱守先站在地头难掩喜悦之情。丰收的秘诀在于种粮“新地段”和“新手段”,邱守先流转的2100亩土地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土地连片成规模、土地平整,田间道路、灌溉条件、气象监测等一应俱全。示范区里安装的17个360度旋转摄像头,能够让他随时查看作物生长情况,智能灌溉程序,则可以让他远程控制农田灌溉。只要手机一点,就可以控制喷灌阀门,摒弃大水漫灌让喷灌浇水更均匀,智能化则让浇水也“按需分配”。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业打牢基础、提升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商水县3万多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7家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万多亩,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今年,我省将新建660万亩高标准农田,总建设面积将达1250万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我省的农业生产能力基础越来越牢固。

  被称为“中国第一麦”故乡的延津县,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这里生长出的优质强筋小麦被送进附近的产业园区,经过“细磨精酿”升级为面类产品及酒类产品。从种植到加工,串起产业增收“链”,优质小麦被订单高价收购,每公斤比普通小麦高出0.2元左右,企业依托大量优质原材料,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效益明显。

  据统计,我省优质专用小麦面积由2016年600万亩发展到2019年1350万亩,面积占全省小麦面积的1/6。从普通小麦到优质专用小麦,变生产普通农产品为生产市场需要、适销对路的农产品,以质量为导向和目标,河南粮食生产实现了从田间到车间再到国人餐桌的“华丽蝶变”。

  “这块儿是高淀粉的,前边是适合做薯条的,还有一块儿是适合鲜食类型的,全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在舞阳县辛安镇刘庄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村党支部书记张士兴对种植的品种如数家珍,而在几年前,村里种植的红薯品种还很单一,几度出现卖难。如今,刘庄村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植结构调整,深受市场青睐,农民收益稳步增长。

  从要产量到要质量,从“闷头苦干”到以市场为导向,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的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农业要强,品牌必须强,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以品牌铸就农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

  几年前,商丘懂菜集团种植规模逐步扩大,然而效益却增长缓慢。如今,该集团严格采用绿色食品生产规程,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销售价格提升15%到20%。商丘懂菜集团以高质量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绿色引领,品质为核心。近年来,通过调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农业品牌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稳步提升的良好势头。目前,全省共培育600个省级知名农业品牌,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4679个。

  产品质量要更高、产业效益要更好、生产效率要更强,市场竞争力要更高、经营者素质要更棒、农民收入要更多……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河南将开启“三农”发展新征程。(吴向辉 董豪杰)

责任编辑:王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