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滑县万古镇杜庄村村委会主任、滑县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经常深入田间查看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的长势,安排人员给花生打药、给玉米追肥,忙得不可开交。“你瞧,今年的花生和玉米长势都不错。”杜焕永对记者说。
数据显示:今年,全省夏粮总产量750.75亿斤,增长0.2%,再创夏粮产量历史新高。
经历了疫情的考验,面对小麦病害、干旱等不利因素,特殊而难忘的庚子之年,河南再次交上了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粮食安全有保障
粮食生产关乎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今年粮食没有因为疫情耽误春管,多亏了多方统筹协调。”滑县桑村乡后王马厂村党支部书记王立忠说,“村里成立了防控春耕工作队,统计农资数量,通过农业生产‘绿色通道’保障了农资的供应。”
疫情发生初期,正值我省春耕备耕关键期,农资采购和运输成为农户关心的问题。为此,我省各地第一时间将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纳入复工复产重点企业名单,支持农资企业加快复产。同时,开展“点对点”配送,并为农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把生产急需的农资及时送达田间地头,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针对今年气候条件有利于小麦病虫害发生和发展的情况,全省各地高度重视、提前部署防控。为应对条锈病早发重发的态势和赤霉病有可能偏重发生的趋势,省政府安排1亿元资金加上农业农村部下拨0.96亿元资金,各地方财政凑集2.66亿元,共计4.62亿元,重点支持条锈病的统防统治和赤霉病的统一预防,有效遏制了病害流行蔓延。
为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接触,今年我省创新春管指导方式,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利用远程专家系统、12316等平台和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手段,点对点、面对面为农民提供麦田管理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开展春管。
粮食连年稳中有升的成绩,还取决于我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截至目前,全省建设高标准农田6320万亩,亩均提升粮食产能150斤,到2025年河南将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30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黄幸福说,“目前,全省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从而提高了粮食的品质。”
肉蛋菜奶货足价稳
小“菜篮子”装着大民生,关系着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作为农业大省和畜牧业大省的河南,蔬菜和肉蛋奶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近10%。
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农产品生产供应受到运输难、销售难、用工难、动物疫情风险增大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供应链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切实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全省各地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产品稳产保供。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发改委等13个部门建立了省“菜篮子”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全省“菜篮子”建设,制定下发《关于做好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运输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河南省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工作方案》《河南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确保蔬菜等农副产品生产稳定、供应有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农业恢复了生产秩序,农业生产也因此不误农时。如今,农家院里,蔬菜青翠欲滴;大田里果蔬长势喜人;市场商超里,果蔬货丰价稳。
在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内乡县一个占地2700亩、总投资达50亿元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工地上,机械轰鸣,塔吊林立,数千名工人忙碌作业。建成后,该项目将成为年加工饲料72万吨,年出栏、屠宰、加工生猪肉食210万头的综合体。
当前我省“菜篮子”发展成效显著,全省三年来新增肉牛82.2万头,新增奶牛15.6万头;优质花生种植面积230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同时,灵宝、陕州等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已成为国家优质苹果生产区;形成了以杞县、中牟大蒜,柘城、临颍小辣椒等为代表的蔬菜生产基地。
随着畜禽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畜禽产品调运和生产资料运输逐步畅通,以及生猪产能持续提升,我省畜牧业生产稳步恢复。上半年,全省禽蛋产量196.28万吨,增长1.2%;牛奶产量58.19万吨,增长1.9%,全省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1.7%。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马万里表示,河南将进一步大力推动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不断巩固提升农产品加工大省的优势地位。在大力发展优质草畜方面,今年新增肉牛20万头、奶牛5万头。在“三山”地区,稳定发展优质苹果、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等优质特色农产品。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粮食资源大省未必是粮食产业强省。当前,我省正在加快转变这一局面——依托“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从里到皮“吃干榨净”,一粒小麦华丽变身几百种产品。目前,我省优质专用小麦总量大、品质好、纯度高,收获前90%以上就被企业订购。
而这背后却蕴含着我省着力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力量。
在位于永城市的河南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厂区,一座座现代化标准车间内,小麦经过反复研磨,“粉身碎骨”后转化成重要的主食原料——面粉,随后被运往食品加工车间。随着机器的运转,蛋糕在流水线上源源流出,并一一完成包装,之后将被储藏、运输、销售,走向大众餐桌。
永城市发展种植优质小麦、延长产业链条成为我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省社科院相关专家表示,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了面制品、肉制品、油脂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其中火腿肠、面粉、方便面、挂面、米面速冻制品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涌现了双汇、思念等一批国内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如今,在国人的餐桌上,火腿肠的1/2、方便面的1/3、馒头的1/4、汤圆的3/5、水饺的7/10都产自河南。
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和《关于坚持三链同构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构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1+N”政策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将加快省粮油深加工基金投资步伐,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粮油深加工产业,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粮油深加工产业格局。”省财政厅服务业处处长李志刚说。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连辉表示,我省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坚持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坚持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四化”方向,坚持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五优”联动,全面提升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由粮食资源大省向粮食产业强省转变。(孔凡哲)
责任编辑:王珊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