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河南省尉氏县高质量答好脱贫攻坚考卷
发布时间: 2020-10-23 00: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产业项目连成串,种植大棚形成片,路边廊道成景点,村容户貌大改观,公益岗位助增收,健康扶贫保平安……”这首贫困群众自编的打油诗,是河南省尉氏县全县上下共同向着小康生活奋勇前进的真实写照。目前,全县73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2.98%下降至2019年年底的0.36%。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时值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紧要关头,尉氏县委、县政府把目标聚焦到“打响总攻战、全面争先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收官任务”总基调上来,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突出问题导向,下足绣花功夫,巩固脱贫成果,补齐扶贫短板,高质量答好脱贫攻坚的时代“考卷”。

  尽锐出战 形成“大格局”

  摆脱贫困,高水平奔小康,这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尉氏县委、县政府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尽锐出战,尉氏县一以贯之。

  “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尉氏县聚焦统揽统筹,确保责任落实,全县把完成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每月至少召开1次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从工作精力、财政投入、干部配备等各个方面向脱贫攻坚聚焦,印发《尉氏县脱贫攻坚“三包三联三访”工作方案》,认真落实包乡联村、包村联户、包户联人和遍访乡镇、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要求,县、乡、村三级干部肩上的责任更具体、更明确。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尉氏县制定下发《县委常委脱贫攻坚责任分工》,成立14个重大专项工作指挥部,制定了《尉氏县脱贫攻坚责任管理体系》,使县乡村13类有扶贫任务的人员个个责任明、任务清,8类31项指标压实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并制定了21项工作方法流程图,为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按照条块结合原则,尉氏县纵向建立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乡镇脱贫攻坚工作组、村级脱贫攻坚责任组三级领导体制,横向建立了由县扶贫办和卫健、教育、住建、民政等17个行业部门组成的“1+17”负责的工作体制。各乡镇组建以“乡镇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扶贫办主任+5名以上工作人员+各村扶贫专干”的“1+1+1+5+N”专职扶贫队伍,对贫困村选派责任组长、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对非贫困村选派责任组长、扶贫专干,对贫困户选派帮扶责任人,重在工作落实;各行业部门组建了以“单位负责人+分管副职+扶贫办主任+2名工作人员+驻村帮扶人员”的“1+1+1+2+N”精通业务的专职扶贫队伍,重在行业扶贫、政策落实,打造了完备有效的工作体制。

  派最能打仗的人到脱贫攻坚一线。尉氏县委书记梁东雁介绍,全县调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把最优秀的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注重严管重爱,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进驻村工作的通知》,切实调动扶贫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严格督导指导,全县形成了较真碰硬、苦干实干、狠抓落实的攻坚氛围。

  精准施策 开对“药方子”

  打好脱贫攻坚战,“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尉氏县突出问题导向,盯紧薄弱环节,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把短板补得更加扎实,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走进尉氏县十八里镇裕康苑现代农业产业园,蜜蜂养殖和蜜源植物种植产业链在这里已初具规模,产业链种植的“三白一黄一红”(白术、白芷、白芍、菊花、玫瑰)成为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和产业振兴发展的根基。“开对‘药方’拔穷根,产业链带动贫困户长期务工83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村集体合作社以蜜源植物单品入股将企业,每年可以从利润中分红,村集体获取分红后对贫困户再进行二次分红。”十八里镇党委书记蒋占兵说。

  尉氏县全面摸清贫困户家庭人口、资源、技能、意愿,确保产业扶持奖补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落实带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实施乡村产业提升行动,按照“一乡一业一园区,一村一景一基地”产业发展思路,按照主导与特色相结合、长效与短平快相结合、种养与经营销售相结合的原则,指导贫困村选择能够带动覆盖多数贫困户的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适合贫困村的优势特色产业。全县5家龙头企业和3个农业奖补项目(优质花生、瓜菜、养殖)带动贫困户17141户。

  金融扶贫引来“源头活水”。为解决脱贫攻坚资金保障可持续性问题,尉氏县发挥金融扶贫在产业扶贫中的杠杆撬动作用,出台了《尉氏县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尉氏县金融精准支持农业产业实施方案(试行)》,着力完善金融扶贫四大体系,并建立金融机构乡镇分包责任制,对贫困户开展逐户走访,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做到有贷款需求且符合信贷政策的贫困户“应贷尽贷”。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尉氏县全面提升就业保障,通过开展摸底走访调查,建立相关台账,组织开展系列招聘服务活动,实施多轮政策宣传,积极推介就业创业项目。根据摸底走访调查结果,对未就业贫困劳动力进行“菜单式”按需培训技能,积极动员有劳动能力但无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自主就业。将有劳动能力但无外出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以及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纳入公益性岗位和政府帮扶就业岗位开发范围,为他们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2019年全县共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5754人,并建立公益性岗位管理系统,对公益性岗位的在岗工作、工资发放、人员变更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

  打好总攻 全面“争先进”

  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响鼓重槌、一鼓作气。今年,尉氏县瞄准剩余3340名贫困人口,精准施策,确保脱贫奔小康路上不掉一户、不漏一人。

  社会扶贫,画好最大“同心圆”。依托规模企业、四上企业、小微企业多的优势,尉氏县在全县发动各类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梳理、整合税务部门、金融部门、县级政策中关于带贫企业能够享受到的7项奖补政策,成立工作专班,加大宣传力度,按照梳理出的12种企业带贫模式,对正在开展带贫且带贫成效好的企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并和消费扶贫结合起来,在政府采购等方面向带贫企业进行倾斜,激发企业主动带贫动力,在全县企业中形成争先带贫氛围。

  智志双扶,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整合相关行业部门力量,尉氏县着力增强宣传、组织、动员群众的工作能力,创新实施了“政策落地一米团”“技能提升一米团”“扶志扶智一米团”三个“一米团”扶贫工作模式,以宣传扶贫政策、培育贫困户脱贫技能以及选树自主脱贫典型进行示范带动等方式,进一步落实扶贫政策,不断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满意度,充分激发贫困人员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做实兜底保障,创建养老新模式。为了解决建档立卡特困老人、贫困老人、残疾老人尤其是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尉氏县发挥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主阵地作用,投入2600万元,对全县14所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有效发挥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主阵地”作用。对村里闲置的老学校、老村委会进行改造,将其打造成“爱心院”,吸纳贫困户家中的老人、病人、残疾人临时居住,集中提供就餐、休息、娱乐等日间照料服务,并专一聘请护工(主要从贫困户中招聘)进行照顾,作为敬老院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有效破解了部分贫困户因老人需要照顾,劳动力无法外出务工的问题。明确五保老人的赡养人,赡养人与五保老人和村委会签订三方协议,同意赡养人继承五保老人的宅基地和责任田,并履行赡养义务,负责将五保老人接回自己家中共同居住,解决了五保老人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尉氏县还加强风险监测,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利用国家平台和省平台对收入结构、收入波动较大、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劳动力状况等进行监测,行业部门对有住院报销、学生脱离义务教育进入高等教育、扶贫贷款偿还后未续贷等情况进行定期统计调度,由各乡镇负责对监测户进行定期入户核查,对返贫风险高的户进行全程监测、重点施策。(作者 张培奇 范亚旭 孙俊旗)

责任编辑:王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