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河南内乡创新“5+”资产收益扶贫办法已在59个县推广落地
发布时间: 2020-12-03 00:00:00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河南内乡推出“5+”扶贫模式3年多以来,以金融杠杆连接政府、企业、银行、合作社和贫困户五方,实现了互利共赢,也为贫困户带来稳定的收益。

  贫困户投入本金和贷款到合作社,转化为优质固定资产后租给企业,实现保值增值并领取分红。有了稳定的收入预期,银行更愿放贷,为脱贫注入了活水,贫困户干事创业的信心更强了。

  “七山一水二分田”,位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河南省内乡县,2014年时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近1.6万户、4.4万余人,经济基础差、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多样。

  缺劳力、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缺管理、缺市场,“六缺”因素困扰全县七成以上贫困户。致贫因素可能不同,却造成了同样的困局:部分贫困户拿到钱不会用,不能有效发挥资金的效益;银行有心扶贫,却因为贫困户无项目、无抵押、无稳定收入预期,不敢放贷;政府出台了政策,却找不到汇聚力量的抓手,扶贫吃力。

  怎样才能发挥资金效益,让政策真正惠及贫困户?2016年,内乡县“5+”扶贫模式启动,以金融为杠杆汇聚各方合力,实现了政府、企业、银行、合作社和贫困户的五方共赢,为贫困户带来稳稳的收益。

  风险小收益稳,利于偿还本金

  年近古稀的余关镇黄楝村贫困户王岑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干不了重活。老伴去世后,独自生活的他,一度只能依靠养老保险和粮食补贴维持开销,“看病吃药压力很大!”

  但如今的他,每季度可以固定领取“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800元的分红。当“送”钱上门的干部第一次把钱交到他手上时,王岑生连连感谢。扶贫干部却说:“您老不用谢我们,这钱是您应得的收益,而且可以连续领10年!”

  没有流转土地,没有参与经营,靠着入股聚爱合作社的5000元到户增收资金,王岑生如何能连续10年拿到最低累计3.2万元的净收益呢?

  “贫困户将政府给的每户5000元到户增收资金投入聚爱合作社,并向银行申请5万元扶贫贷款。合作社利用贫困户投入的本金和贷款,建设高标准圈舍,并租给国内养殖业龙头企业——牧原集团使用10年。租金的一部分用于偿还本息,其余部分向每户每季度发放不少于800元的分红。”内乡县县长杨曙光对记者说,“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内乡“5+”扶贫模式运行3年多来,合作社利用租金结余和自身贷款,已经偿还和置换了大部分贫困户的贷款,今年将全部置换完,大大降低贫困户的金融风险。

  10年到期以后怎么办?“剩余年份累计的收益足以偿还合作社自身的贷款。到期后,企业还会以合理价格收购圈舍,贫困户投入的5000元有保障。”聚爱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国甫对记者说。

  “这样会不会过度依赖企业经营?如果遭遇市场风险,贫困户本金怎么办?”

  “高标准圈舍是优质固定资产,归合作社所有,比较容易流通、变现,来偿还贫困户的本金和银行贷款,压力不大。何况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圈舍地块使用权也是稀缺资源,同样具有保值作用。”面对记者的疑问,杨曙光自信满满。

  据统计,3年多来,聚爱合作社已累计为内乡4万多名贫困户分红1.73亿多元。

  有了第一桶金,脱贫注入活水

  记者见到和王岑生同村的贫困户王廷会时,他刚拎了一袋水果回来,洗干净摆上盘,招待客人。“有盼头了!日子越过越好!”

  “现在有了稳定的收入,不怕还不上贷款。”王廷会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穷,贷款都担心还不上利息。现在有政府的优惠贷款政策,还有一份稳定的分红,自己更有底气了,贷款、借钱种了9亩李子,每年纯收入2万元,生活大大改善。

  “贫困户也需要第一桶金。”杨曙光说,内乡“5+”扶贫模式让很多贫困户有了持续稳定的收入预期,这对他们是巨大的激励。很多人因此有了信心和动力,敢于干事创业了。

  “5+”扶贫模式也给了银行动力和信心。

  “合作社有资产做抵押,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预期,我们放贷的风险小了很多。”内乡农商行董事长汪玉平告诉记者,合作社用圈舍做抵押,市场价值高,还有政府和龙头企业做担保,银行敢于放贷,支持其发展。而合作社发展得好,除了给贫困户保底分红外,还带来额外收益,这也增强了银行向有干事创业想法的贫困户放贷的信心。“几千元的稳定收益,就能撬动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金融杠杆,为贫困户脱贫注入了活水,银行也获得了合理回报。”

  模式复制推广,提供更多可能

  “在符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政府引导贫困户抱团,然后嵌入优势产业链之中,依托企业的竞争优势充分实现自身资源的价值。”杨曙光总结说,内乡“5+”扶贫模式对龙头企业发展也有促进作用,租赁资产经营,轻资产发展,有利于企业快速扩张。

  “企业只需要出部分租金就可以长期稳定地管理、使用,大大节约了我们的资金成本。”租赁聚爱合作社圈舍的牧原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他们积极参与这一模式,不断向全国其他贫困地区推广,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13个省份59个县落地,带动37万人增收。

  同时,内乡县政府还引导南阳金冠电气集团作为龙头企业,复制出了内乡“5+”的光伏扶贫模式,实现了对贫困户的全覆盖。“内乡‘5+’是一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只要有好企业、好产业参与,就可以不断复制、稳定增收。”杨曙光说。据了解,现在内乡县的贫困户,每年可以领到养殖产业链的收益3200元和光伏发电产业链的收益3000元,再加上其他帮扶政策和自身收入,就有了一份厚实、稳定的保障。

  “还是要在做优做强产业链上做文章。”谈到下一步打算,杨曙光对记者说,除了安排有劳动能力和有意愿的贫困户到养殖企业打工外,我们还将以合作社的名义进行更多合作。(记者 毕京津)

责任编辑:王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