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合作社“闯关”记
发布时间: 2020-12-28 00:00:00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这两天,中牟县乡谣农场发起人孙中岭在忙两件事:打造合作社的网上销售APP,建设自己的净菜加工链。

  两年前,中牟县官渡镇孙庄村成立了“村社一体”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土地租金、农民劳务方面,甩掉了成本包袱,轻装上阵的合作社显示出很强活力,受到省、郑州市领导,甚至农业农村部领导和专家的关注。

  卖产品难、劳动力贵、人心不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遭遇不少痛点和难关。记者近日采访时发现,中牟县有几家合作社,在冲破“市场关”“成本关”和“黏合关”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市场关:争得业内“话语权”

  中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方本选最近到黄店乡调研,被一个问题困扰了:

  黄店龙大花生种植合作社建设的冷库,不仅免费让社员存花生,等到他们愿卖时,合作社负责收购,每斤还比市价多上一两角钱。这不是“赔本赚吆喝”吗?合作社为什么这样做,又凭啥赚钱?

  龙大花生种植合作社的发起人叫冯新伟,是郑州市和中牟县两级人大代表。记者采访时,正逢合作社的花生色选机忙碌工作,在履带的传送下,大小、颜色不一的花生籽,被一层层分门别类、乖乖地送入不同的容器中。冯新伟介绍,合作社购置了大型剥壳机和花生色选机。大型剥壳机花了40多万元,每小时可以处理3000公斤花生,相当于2000人一天的劳动量。

  冯新伟中学毕业后,在建筑工地打工,“天热、蚊子多,也不自由”,脚一跺不干了,回老家赶骡子车收粮食,从此与粮食打了几十年交道。开过“小八匹”,收过小麦、谷子、玉米、花生和红薯。

  种花生效益好,种的人越来越多。可花生好种,最发愁的是卖,最害怕的是霉。“赶着骡子跑一大天,有时还卖不出去。”当时他就想,啥时能把大家的货源集中起来,啥时候能有冷库,货多了,议价就有底气了。

  2002年1月,龙大花生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到现在社员已发展到1300户,花生生产基地5300多亩,年产花生2.2万吨。辐射带动黄店及韩寺、刁家等乡镇扩大种植花生10万余亩。使得花生成为中牟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成为全国知名的花生生产基地。

  中牟沙土多,花生质量好、出油率高,很受用户欢迎。为解决社员卖货集中、存储困难、收购方需分散提货等问题,在原收购门市部的基础上,合作社扩建了仓库、加工车间和冷库。由于货源多、质量好,这里一举成了山东鲁花集团稳定的优质原料基地。

  为什么社员存花生不要费用还要多给钱?冯新伟解释,社员把花生存到合作社冷库里,为服务大户提供了稳定货源,议价能力提高了,节省了大量财务成本,油料生产企业划算,合作社受益,农民也多卖钱了。

  合作社、农民和油料生产企业三赢的事儿,何乐而不为?

  成本关:股份合作新模式

  最近几年,常有流转土地的公司或个人退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土地租金和劳务支出成本太高。

  官渡镇孙庄村选了另外一条路,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办起了乡谣农场,农民变股民,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合作社的发起人孙中岭,今年37岁,当过兵,经过商,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在部队时,他曾夺得全师大比武两项第一;在广州经商时,他创办了影响颇大的农民工经纪公司,后来,在乡、村干部的动员下,孙中岭返回家乡,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并当选县人大代表。

  土地散、人心散,产业薄弱,是孙庄发展的障碍。为了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需要,村“两委”在考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于2014年注册成立了郑州惠众实业有限公司,2018年注册成立了孙庄土地股份合作社,作为村民以土地等形式入股合作经营的平台,走“全民参股+公司化管理”路子,实行村民股份合作化经营,探索实践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入股方式有5种:土地、劳动力、资金、机械和技术。通过这些办法,整合了村里1800余亩土地,投资创办了现代化农场。通过持续精准培训,孙庄农民正向“职业农民”转变,通过一二三产融合,乡谣农场成了绿色农业的标志,造血功能不断提高。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当过“尖兵”的孙中岭战场意识很强,工作群成了指挥场。机制转换使每个人都成了股东,成了不需监督的“战斗员”。

  摆脱了成立初期沉重的成本负担,合作社得以轻装前进,孙中岭着力推行乡谣农场的营销模式,利用毗邻郑州的优势,创新蔬菜供应的B2C模式,把绿色新鲜蔬菜直送单位、家庭,成了郑州近郊颇有名气的现代农业公司。

  黏合关:增强社员“向心力”

  在中牟县姚家镇西区联合党委办公室的墙上,有一棵独特的“树”,深色的枝杈末端,有一片片绿色勾边的叶子,每片叶子里藏着一段话。这是合作社社员写的意见和建议,当地叫它社员“微心愿”。

  “群众顾虑干部的面子,有意见不好当面提,我们想了这个法子,让大家愿意把心里话说出来。”郑州市人大代表、西区联合党委副书记李峰说。

  上世纪90年代末,李峰看到省外种的草莓一斤卖几十元,一亩地能赚好几万元,就萌生了种草莓的念头,从安徽买了100棵草莓苗。这100棵草莓苗,成了他发展的基础。他在自己的大棚里试验,半棚种草莓,半棚种辣椒,当年就让他喜出望外:不到4分地的草莓,卖了6000多元,而辣椒只卖了六七百元。试验成功,李峰放开手脚种草莓了。

  到2004年,看到李峰种草莓赚钱,周围种的人越来越多。各人有各人的“小九九”,技术上互相瞒着,价格上恶性竞争,草莓质量下降,价格一落千丈。

  “这么好的产业不能就这样毁了。”2005年,李峰发起成立了春岗村草莓生产者合作社,当时周围种植草莓的80多户,一多半选择了入社。合作社统一供苗、栽种,统一提供农资和技术服务,销售时间错开,社员的收入得到了保证。

  然而,2009年11月26日,一夜风雪把大棚全毁了。“要想穷,种大棚”,成了当地的口头禅。李峰考察分析市场后发现,要想继续种草莓,必须改大棚。原来几千元建一个棚,现在需要投入2万元左右,投入巨大,又看不见效益,不少农民退缩了。

  在这种情况下,联合党支部应运而生。党员干部带头,改建大棚的越来越多。以前,不少人担心大户控制合作社,“事儿干大了,说不上话了,合作社成了‘一人社’”。现在有党组织监督,忧虑一扫而光。

  2014年,姚家镇西区联合党委成立,镇党委副书记兼任联合党委书记,副书记由李峰担任。合作社让大家“联”起来,党委让社员心更紧了,“一人社”忧虑不见了,合作社成了“人人社”。

  在这里,“人过四十不学艺”早不时兴了。五六十岁的梁顺英,还经常参与村里的培训,草莓每年给她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也给孩子买房出了大力。

  有了党委的指导,有了自己的“大数据”,有了更多可以共享的资源,合作社视野更宽了、实力更强了。考虑到草莓生产在土地、人力和技术上都遇到了“天花板”,合作社投资建起草莓加工厂。设备正在安装,明年春上,就能轰隆隆转起来了……(方化祎)

责任编辑:王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