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之环境整治专场,介绍我省决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乡村“颜值”咋提升?留住美丽“乡愁”提升贫困地区生活质量有啥实招?河南统筹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贫困地区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贫困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实现愿改尽改;贫困村污水治理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庭院环境进一步改善,文明素质持续提升。
把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 村庄清洁行动提升贫困村“颜值”实现干净整洁有序
为了提升“颜值”,河南在贫困村深入开展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清理陈年垃圾、清理村内沟塘、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贫困县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市场化运营,一把扫帚扫到底,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新冠疫情防治期间,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村内外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力度,有效阻断了新冠病毒的传播和扩散。把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贫困地区农民群众清洁卫生意识不断提高,乱丢乱扔、乱堆乱放等不文明行为逐步消除。昔日印象中农村垃圾乱堆、蚊蝇乱飞、杂物挡道的脏乱差现象已经被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面貌所取代。
“小厕所、大民生”贫困户改厕优先改、免费改、示范改 群众满意度达93.68%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在推进厕所革命中,着力加大对贫困地区改厕的资金支持力度,2019年省级财政对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的改厕奖补资金达2.6亿元,占比52%,超过全省改厕奖补资金的一半。加大对贫困户改厕支持力度,做到优先改、免费改、示范改,基本实现有意愿的贫困户无害化卫生厕所应改尽改。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和贫困户改厕质量和后期管护服务,严把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验收质量关,建立维修服务体系和粪污收集利用体系,确保每一户改厕都使用有效、群众满意,据第三方民意测验,群众对改厕满意度达93.68%。
院内院外、房前屋后绿化美化 “五美庭院”提升贫困群众生活质量
将“五改一增”列为帮扶工作的重要内容,持续推进贫困户开展改院、改水、改厨、改线、改厕等工作,适当增添必须生活用品,着力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通过改造提升,贫困户的家庭环境得到全面提升,庭院干净整洁,厨房清洁卫生,物品摆放有序,电线、网线、电话线做到安全规范合理,院内院外、房前屋后得到绿化美化,原来普遍脏乱差的庭院环境逐步建成整洁美、卫生美、绿化美、文明美、和谐美的美丽庭院,庭院环境的改变,极大地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激发了脱贫致富的动力活力。
贫困村大变身兼具“颜值”“气质” 绿色生态村庄、水美乡村、文明村庄促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着力加强贫困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健身广场、文化书屋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村庄绿化、湿地恢复,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一大批贫困村变成了绿色生态村庄、水美乡村、文明村庄,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着力整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强化贫困村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整治。通过持续整治,村容村貌改善了,生态环境美化了,群众生活质量提高了,农村越来越有吸引力。各地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休闲观光、健康养生,农家乐、民宿、康养基地在全省许多贫困村蓬勃发展,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信阳平桥区李岗村、安阳林州市庙荒村、洛阳宜阳县赵老屯村等一批贫困村蝶变为文旅村,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贫困村文明村创建率达到50%以上 文化生活更丰富,文明乡风更淳厚
环境可以影响人、改变人,随着人居环境的逐步改善,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显著提升,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积极参加好媳妇、好公婆、“五美庭院”等文明创建活动,争当星级文明户和文明标兵,利用扶持政策积极就业创业,不断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和本领。如今的贫困村软环境得到显著提升,村庄内一个个文化长廊和文化墙让人眼前一亮,许多村庄还建有村史馆、农家书屋,贫困群众争当志愿者,争做典型,文化生活更丰富,文明乡风更淳厚,贫困村文明村创建率达到5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目前,全省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基本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0%、较2018年增长10个百分点,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全部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创建“四美乡村”3388个、“美丽小镇”224个、“五美庭院”94.6万个,有效带动全省4万多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群众对村庄环境的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责任编辑:王志远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