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从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我省统筹城乡发展,有序推进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小城镇)和美丽村庄,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目前全省已有127个乡镇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已有8300多个村庄形成了“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占全省村庄总数的18%。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但长期以来,乡村规划是我省农村发展的“短板”。曾经,4.58万个行政村中2.6万个没有村庄规划;有规划的也存在不接地气、不实用问题,甚至出现“规划打架”,造成不少村庄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
从2019年7月开始,我省实施“乡村规划、千村试点”,选派1517名规划设计师下到1188个试点村庄。全省各市县也选派大批规划设计师,遴选村庄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这些规划设计师因地制宜,编制出一大批实用性村庄规划,使得不少村庄脱颖而出。
郸城县谢寨村、长垣市云寨村、信阳市平桥区新集村通过实施科学规划,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和亮点。长垣市云寨村曾是一个垃圾围村、不少院落房倒屋塌的村庄,经规划师和建设者的努力实现了脱胎换骨。如今的云寨村街道干净,沿街各家或粉墙黛瓦,或镂空透景,打造的“花香云寨”成为许多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地”,节假日每天游客超过1万人。
省自然资源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与以往的规划相比,这次村庄规划有不少独特之处。
最突出的是好用、管用、实用,在乡村振兴中真正起到了引领作用。规划师下乡后,对村庄的历史文化、农业产业、区位交通等各种资源禀赋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度分析,找准了村庄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合理确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规划体现了乡村个性,避免了千村一面。我省突出山区、平原、水乡等地理区域风貌和历史文化差异,发展体现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乡村建筑,不同村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特质。在豫南、豫西、豫北山地丘陵地区打造山乡风貌乡村,在黄淮海平原、南阳盆地传统农区打造平原农耕乡村,在沿淮地区打造河乡韵味乡村。
开门编规划,将群众的想法提炼融合到规划中去,确保规划“接地气、可执行”。永城市酂城镇丁桥村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团队先后征求村“两委”和村民意见50余次,规划成果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目前,我省以县域为单位同时开展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逐村研究村庄人口变化、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明确县域村庄分类,统筹考虑县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置,引导人口向乡镇所在地、产业发展集聚区集中,引导公共设施优先向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村庄配套。全省已有88个县(市)基本形成了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成果。(记者 李运海)
责任编辑:王珊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