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聚焦2021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开启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1-03-02 00:00:00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聚焦2021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开启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麦收时节,中原大地遍地金黄,处处充满丰收喜悦

聚焦2021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 开启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初春时节,河南省各地抢抓农时,开展灌溉、施肥等春管作业

  春节过后的中原大地,春暖花开、生机勃勃。几天前的接连有效降水,让麦田里的麦苗痛痛快快“喝饱”了,田野里满眼绿色,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里,2021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如期召开了。

  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去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确保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农业基础持续巩固,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三农”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三五”收官之年,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战疫情夺丰收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战疫情、夺丰收,把稳粮保供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去年疫情期间,滑县白道口镇种粮大户黄国兴一刻也没有闲着。作为当地一名“特聘农技员”,从年初到麦收前,他每天都在“新型职业农民”微信群里做直播,指导群里农户做好“线上”春管。滑县还推出“农管家”服务平台,农民合作社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化“保姆式”服务,农民手机上“下单”,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除草、打药、浇水等田间管理。

  去年麦收之时,该县白马坡高标准农田里麦浪滚滚,机声隆隆,枣村乡西徐营村村民袁斗手捧着刚收获的金黄麦粒,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看看刚打下来的小麦,籽粒饱满,一亩地产量少说也得1300斤,比上年还高七八十斤呢!”

  粮食丰收丰产,得益于我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去年,我省新建高标准农田66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16108万亩、超过国家下达的任务,粮食总产达到1365.16亿斤、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2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

  此外,我省持续恢复生猪生产,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强化责任目标管理,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截至去年年底,全省生猪存栏3887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02.6万头,生猪、能繁母猪存栏在全国排名“双第一”。

  补短板美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特别是去年以来,我省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以“干干净净迎小康”为主题,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推动村庄长期干净整洁,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习惯,整体提升村容村貌。

  春节前,在外工作生活的丁根喜回到老家西平县蔡寨回族乡蔡寨村,惊喜地发现村里“都不认识了”:路两旁私搭乱建的旱厕不见了,房前屋后的羊圈清理了,乱堆乱占的建筑材料没有了,垃圾坑、臭水塘化身“风景线”,村内村外见缝插针栽了许多树。

  垃圾难寻觅,绿意满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美收官,农村环境脏乱差彻底扭转,乡村面貌改变幅度居全国前列,整治工作连续3年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一组数据最能说明我省广大乡村的变化:截至目前,9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废旧农膜综合回收率达到80%,全省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配套率达到94%,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省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突出抓好改厕质量,累计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680余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深入实施“千万工程”,选取1000个行政村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有效带动全省4万多个行政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共创建“四美乡村”3388个、“美丽小镇”224个、“五美庭院”94.6万个。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广大乡村正在悄然嬗变为美丽乡村。昔日垃圾乱堆、污水横流、蚊蝇乱飞、杂物挡道的农村脏乱差现象已经很难看到,长期制约农村的环境问题得到改善,群众满意度保持在86%以上,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拓渠道促增收

  “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作为农村人口大省,我省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中心任务,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08元,同比增长6.2%,增速连续9年高于全省城镇居民平均水平。

  ——促进农民增收,我省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建设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533万亩,优质花生发展到1893万亩,新增肉牛30.2万头、奶牛5.3万头。

  持续提升绿色食品业,做大做强面、肉、油、乳、果蔬五大产业,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207家,营业收入1.16万亿元。共创建66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1个农业产业强镇。

  积极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6个,中国美丽田园6处。建设数字乡村,新创建4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在拼多多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过300亿元。

  ——促进农民增收,用好深化改革法宝。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适度规模经营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69.3%。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9.3万家、家庭农场2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12.5万家,带动小农户农业生产提效率、增效益。

  ——促进贫困户增收,开展产业扶贫“十大行动”。开展田园增收、养殖富民、旅游扶贫等产业扶贫“十大行动”,1630个扶贫龙头企业、1.02万个带贫专业合作社、3820个扶贫车间参与带贫。全省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469万人,占脱贫人口总数72.5%,贫困地区基本形成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局面。

  新征程谋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建设好高标准农田,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布局,今年新建的750万亩年底前大头落地,继续开展示范创建,建立管护运营长效机制。

  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持续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产业。稳步推进生猪产能恢复,确保今年生猪存栏恢复到4300万头,达到常年水平。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计划。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抓好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建设好6个国家级、8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产业园建设体系。实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探索推广“合格证+追溯码”管理模式。

  发挥好种业优势。开展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组织育种联合攻关。促进“产学研推”深度融合,建立以种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科研团队为支撑、首席专家为导向、多企业参与为基础的联合攻关模式,选择有一定育种基础的农作物和畜禽品种开展联合攻关。

  加强耕地保护。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创建,推进机械深耕深翻、秸秆还田等措施,大力推广水肥水药一体化技术。积极推进全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强化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监管。

  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优化13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布局及运行机制,大力推广乡村振兴迫切需求的科技成果。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年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以上。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田园”,发展“数字牧业”,打造智慧农机,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河南省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创建20个数字乡村示范县。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50万户,普及率达86%以上。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编制乡村规划。推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协调推进县域内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促进新增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坚持分类推进,找准建设路径,争取走出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路子。

  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和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综合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未来的中原大地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壮丽画卷,将徐徐铺展开来。(刘红涛)

  2020年亮眼答卷

  农业强

  ●粮食生产优势愈发明显

  2020年粮食总产达1365.16亿斤,比上年增加26.08亿斤,首次跨越1350亿斤台阶;单产847.5斤,比上年增加15.8斤。

  ●绿色畜牧业成为新名片猪牛羊禽肉总产量、禽蛋产量均居全国第2位,牛奶产量居全国第5位,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和生猪外调量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1位。

  ●农产品加工业越来越强生产了全国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7/10的水饺,全省粮油加工转化率88%,主食产业化率65%,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

  农村美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9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突出抓好改厕质量,全省累计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680余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

  ●深入实施“千万工程”,选取1000个行政村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有效带动全省4万多个行政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

  ●共创建“四美乡村”3388个、“美丽小镇”224个、“五美庭院”94.6万个。

  农民富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5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5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718.6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开展田园增收、养殖富民、旅游扶贫等产业扶贫“十大行动”,1630个扶贫龙头企业、1.02万个带贫专业合作社、3820个扶贫车间参与带贫。全省产业发展带动贫困人口469万人,占脱贫人口总数72.5%。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08元、同比增长6.2%,增速连续9年高于全省城镇居民平均水平。

  “十四五”期间五大任务

  ❶打好粮食生产王牌

  ❷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❸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❹深化农村改革

  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年“三农”着力点

  抓好粮食生产

  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新建75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立管护运营长效机制。

  推动现代畜牧业建设

  持续做强生猪产业、做大牛羊产业、做优家禽产业。确保生猪存栏恢复到4300万头,达到常年水平。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推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建好6个国家级、8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产业园建设体系。

  发挥好种业优势

  推进国家区域性(河南)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库建设。实施国家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启动省级种业提升工程建设。

  加强耕地保护

  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创建,推进机械深耕深翻、农作物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等农业措施,大力推广水肥水药一体化技术。

  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

  优化13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布局及运行机制。全年培育高素质农民6万人。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年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以上。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建设“数字田园”,发展“数字牧业”,打造智慧农机,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创建20个数字乡村示范县。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50万户,普及率达86%以上。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科学编制乡村规划。协调推进县域内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新增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

  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

  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综合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责任编辑:王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