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下决心打好种业翻身仗!河南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 2021-05-09 02:43:32 来源:大河报客户端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国务院印发重要文件首次聚焦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全国农业农村局长会议召开,强调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说今年是种业年,也不为过。

种业,被视作农业“芯片”。近日,在中国农科院调研期间,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说,推进种业创新,首先要打牢基础,种质资源库就是重要的基础之一。

在稳定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河南将如何做强农业“芯片”?记者获悉,早在2010年,河南省食用菌产业便着手建立种质资源库,于2012年正式建立,现隶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资环所。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带领种业处、信息中心等单位到河南省农科院调研,院长张新友介绍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建设情况

新年“成绩单”!河南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建设初见成效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资环所所长、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玉亭是比较早发起保护食用菌种质资源的专家之一。

在刚刚结束的2020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总结会上,张玉亭首席提到:截至目前,收集全省食用菌资源176份,其中栽培资源9份,野生资源167份。资源库存增加至1347份。为6家科研单位提供繁育种质57份,5家公司提供菌种保藏及优良菌种66份。通过ITS序列分析鉴定51份野生菌株……

在河南省农科院资环所6楼,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孔维丽指着菌本保藏室的液氮罐说,微生物菌的保存是缓降速冻,由这个设备来实现,设备可以实现温度零下196度,对采集来的野生菌本资源永久保藏。“旁边的玻璃罐是从河南省境内采集来、经分析和驯化后稳定的野生种质资源。”

为什么那么“宝贝”?孔维丽表示,“独立的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种质资源,为我们后期进行品种选育,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依照,从而对现有的食用菌品种进行丰富。”

食用菌野生资源

河南省食用菌研究中心主任康源春研究员总结表示,在一批批河南食用菌“科学家”、科研人的坚持下,截至2020年,种质资源库保藏各类食用菌68个类别,1347份种质资源,保存野生标本59份,鉴定了51份野生菌株,获得了品种的真实信息。

“这些都是我们食用菌人的宝贝。在采集的过程中,也并非易事。每年特别是梅雨暴雨季过后,野生菌子往往特别多,那会就得上山去采集,发现菌本资源几率最大,但是山上到处也湿滑,得特别小心。”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玉亭举例说,有一次孔维丽研究员就跟一块落下来的石头只有分毫之差,“采集野生标本,是场艰险工作,可以说拿生命在拼。”孔维丽表示,河南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建设条件逐步完善。“我闲不住,特别喜欢这份职业。上山采野蘑菇,每年那个时间只要有空,就很想上山。资金支持有限,咱就开着自己的车,一趟趟跑!”

 

目前,在张玉亭首席的带动下,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截止2020年,河南省食用菌种质资源库,购置程序降温仪,液氮罐、PCR、实时荧光定量PCR、凝胶成像、紫外分光光度计、分选式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设备,建成具有保藏、标本管理、生理生化检测功能的综合实验室;建成表型鉴定出菇实验室面积12000m2,包括食用菌工厂化出菇、智能化管理中试实验室200m2,智能化管理大棚5座,具备菌种生产、培养能力,能够开展中、长、短期资源保藏、特异性鉴定、品种选育、生化分析、表型鉴定。

 

7年调查省内野生食用菌资源,种质资源服务能力显现

数据背后是沉甸甸的调研付出。在张玉亭的带领下,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进行了近10年的数据统计和研究。河南省食用菌生物多样。河南省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过渡区,境内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蕴藏着丰富的食用菌野生资源。

 

2013年以来,河南省农业科院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张玉亭牵头组织河南省农业科研单位的专家,对伏牛山、大别山、太行山部分地区的野生资源进行了7年的调查研究。调查数据表明,5年前伏牛山野生食用菌种类就有300多种。张玉亭表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气候变化及人为活动影响加剧,近年来,野生资源的种类及数量悄悄发生了变化。

 

食用菌菌本资源采集困难,观察周期又不能跨越太短。张玉亭根据10年来采集来的数据比对发现,伏牛山区高温天气提早了近20天,最高气温提升了2-3℃。从收集的500多份野生资源分布发现,河南省境内蕴含着大量的野生牛肝菌、乳菇、灵芝、红菇种类,平菇、木耳、猴头、虫草、羊肚菌等大量的可栽培驯化的野生资源为品种选育提供了优质材料。

“一方面可以把传统优质的种质资源保留下来,避免珍贵、特异、野生和地方品种资源的消亡。另一方面,种质资源保存可以为育种提供支撑。”康源春介绍。

种质资源有了“家”,河南省食用菌品种选育上新台阶

种质资源库的建立,让种质资源有了家,保护了野生的菌本资源,从而可以开展更多种业方面的“科学”创新工作。据介绍,目前,在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种子站、河南省农科院的共同推动下,已建立河南省食用菌品种鉴定体系。

3年来,河南省食用菌品种选育迈上了新台阶,创制育种材料528份,杂交、驯化选育平菇、香菇、猴头等食用菌优良品种10个,选育了国内第一个适宜工厂化栽培的平菇品种,入选国家种质资源库,平菇、香菇等4个品种获得品种鉴定证书。

张玉亭表示,这些成绩离不来种质资源的支持,10年来,资源库提供育种材料近100份,为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省内外高校提供试验材料50多份,发表研究论文120多篇,转让食用菌新品种使用权45万元。

另一方面,食用菌菌种在转扩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极易感染病毒、发生DNA甲基化导致品种退化及变异发生,菌种企业及农户不具备菌种长期保藏能力,随意的冰箱保藏及转扩极易发生变异及退化,产量及抗性降低。依托种质资源库,承担了农业部食用菌良种联合攻关,国家农用微生物数据中心观测监测项目等省部级项目。食用菌种质资源库具备了长期、短期保藏能力,初步具备了品种质量鉴定能力,能够有效维护种源的稳定性。建立相关河南省地方标准8项,申报发明专利18项,发表了论文53篇。

 

自育品种使用率不足,如何增强种业科技支撑、破解品种垄断

中国食用菌产业经过40年高速增长,年产量从1978年的5.8万吨增长到2018年3900多万吨,占全球产量的75%以上 ,在全国农业中排在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位,成为中国具有地域优势的纯出口产品。然而,我省食用菌品种选育刚刚起步,我省农业科研单位仍然为食用菌品种选育的主要群体。目前,我省仅选育出香菇品种1个、平菇品种4个、毛木耳品种1个,生产上自育品种的使用率不超过30%。

 

“在生产上,我省食用菌品种的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如西峡作为我省香菇出口第一大县,其菌种主要来自国外;在工厂化生产用菌种育种上,我省受国外育种公司制约严重,如金针菇、香菇品种主要受制于日本,双孢菇品种主要受荷兰、美国控制。”孔维丽表示。全省食用菌菌种企大大小小业近200家,大多办理了三级菌种生产许可证,但是缺少一级、二级生产资质的企业,没有一家具备育种能力及现代化生产能力。

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的标本墙一览

业内人士总结,品种开发利用水平多数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源优势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立足河南,当前全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现状如何,怎样后续加强?相关人士分析,根源问题在于,资源创新利用投入严重不足,种子资源人才队伍萎缩,资源交流利用机制不畅。种质资源缺乏深度鉴定评价。食用菌育种研究滞后、菌种受制于国外公司,不仅极大制约我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也为我省食用菌出口贸易带来重大安全隐患。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2020年12月17日举行的全国种业创新工作推进会上表示,要做强优势,补上短板,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强化种业科技支撑,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种业体系。因此,相关业内人士认为,急需加大资源利用、新品种选育支持力度,提高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有效破解国外品种垄断。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李丽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