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这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后,节水节肥、省时省力,俺种地真是越来越科学了。”5月7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辛集乡盆郭村的山坡上,第八村民组组长程民喜滋滋地察看着麦子的长势。
程民说,以前他家的5亩地是“望天收”,亩产小麦只有600斤。碰到大旱之年,需要用泵或柴油机抗旱,费时费力代价大。去年,盆郭村附近有800余亩坡地被改造成埋有喷灌设备的高标准农田。
在这些高标准农田配套建设的信息管护中心平台,操作员监测到土壤墒情需要灌溉时,只需按一下按钮,埋在地里的喷管就会伸出“头”来喷水,一个喷头覆盖半径为17米。“今年有了这喷灌系统,加上雨水好,小麦亩产超过1000斤不成问题。”程民高兴地说。
鲁山县是个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的农业大县,先后荣获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先进县等称号。近年来,该县积极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结合浅山丘陵特殊的地貌特征,因地制宜探索丘陵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8.8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4万亩,全县农产品年增产量达11000吨。
鲁山县把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与农业绿色试点试验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推广节水节肥技术,在绿色循环发展上寻求突破。为解决长期困扰农民的用水难问题,鲁山县邀请省、市专家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破解丘陵地区用水难题进行“把脉问诊”,科学制订农田灌溉节水、用水方案。坚持改“大水漫灌”为“节水优先”,分区、分片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
在地下水相对丰富的平原地区,该县采取井、渠双灌模式灌溉;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充分开发利用农田周边有地表水的地方,通过修建“大口井”、蓄水池、拦河坝、水窖、水柜等形式建设水源工程。在田间,根据种植结构推行渠道硬化、喷灌、滴管、水肥一体、物联网智能控制等节水节肥措施,全县智能喷灌面积达5500亩,智能滴灌面积达3100亩。这些核心项目区节水40%以上,化肥减施30%,作物增产20%以上。
辛集乡盆郭村是该县丘陵地区节水节肥的典型村。农业部门在流经该村的金鸭河河道上开挖4眼内径3米、深16米的“大口井”,在丰水期蓄水收集水源,遇旱时保障灌溉水源。“大口井”比深井抽水灌溉用电量更少,不仅节约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还能有效调节用水期,解决干旱时仅靠深井地下水源不能保证灌溉所需的通病。
节肥方面,该县农业部门在4眼“大口井”边配套建设了4个沼液配比罐和水肥一体机,将项目区域内的瑞亚牧业等3家大型养殖企业的废弃物收集后,采用德国粪污处理技术进行干湿分离、厌氧发酵,然后由管道输送到农田沼液罐进行储存,水肥智能配比,再利用智能物联网灌排设备输送到高标准农田中。该水肥系统消纳了粪污、节约了化肥、提升了地力,让山岗薄地化作高产粮仓。
鲁山县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数字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成信息管护中心平台,接入智能灌溉控制、植保监测、气象监测、可视农业应用、农产品溯源、水肥一体等管理系统模块,通过5G 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
该县坚持“带、链、园、企”同步发展、一体推进,在产业融合上寻求突破。利用高标准农田发展迷迭香、黄姜、苋草、茄子等特色产业,打造种养加结合、农林牧一体的循环农业示范带,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河南佳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鲁山县辛集乡八里坡种植3500亩迷迭香和2500亩软籽石榴,石榴花开时节,整个八里坡成了农业观光园。该种植园区内所用肥料全部是附近养殖企业的有机肥,通过将迷迭香、软籽石榴成加工成饮料和化妆品、保健品,显著增加种植效益,也安排了大批农民就近务工。
该县还着力在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上做文章。收集一些老式拖拉机等传统农业机械,与现代智慧农业设备同步展示,打造农田生态景观。推动平顶山天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蔬菜公园,为农旅融合发展开辟新路子。
田成方,井棋布,路平直,林成荫,这是当下鲁山县万顷良田的优美画卷。重整田畴织锦绣,该县正以更多农田的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效益发挥为契机,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鲁山县委宣传部 王永安供稿)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