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河南这一重大决定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发布时间: 2021-10-15 20:20:09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人民网郑州10月14日电(记者慎志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如何发力?日前,河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聚焦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滩区治理、破解“九龙治水”等方面,向河南全省上下发出了动员和号召。

10月13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决定》的重大意义、特点亮点、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解读。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吴文毅表示,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出台这样一个《决定》,对推进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意义重大、十分必要。既是依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巩固提升河南省黄河保护治理成效的重要措施。其特点和亮点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亮点一:突出流域规划引领

统一的规划是落实党中央重要指示要求,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重要抓手。《决定》认真贯彻国家规划纲要和河南省规划要求,着力构建统一的流域规划体系,强调以省级流域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为支撑,充分发挥规划引领、指导和约束作用。特别是强调了国土空间规划的作用,要求把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统筹安排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流域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活动都应当符合这种分区、分类的用途管制要求。

亮点二:突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

《决定》的首要定位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把保护和修复流域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针对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整体功能比较脆弱,沿线水土流失和矿山修复亟待治理,支流污染依然严峻等问题,《决定》聚焦“治”,按照“先支流后干流”的原则,要求省政府就重要支流污染制定地方标准、推进综合治理,以“小河清”换来“大河净”;明确禁止在生态敏感区域开展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生态环境危害的生产建设活动,禁止在干流、主要支流临岸一定范围内新建“两高一资”项目及相关产业园区等。聚焦“建”,按照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特别就生态廊道建设提出,塑造以绿色为本底的沿黄城市风貌,打造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生物栖息、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人河城和谐统一的复合型绿色生态廊道。

亮点三:突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河南沿黄和引黄受水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75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3.7%。一方面水资源匮乏、“不够用”,另一面用水方式粗放、“用不精”。对此,《决定》既坚持“节流”,提出落实“四水四定”、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的一系列措施,从农业、工业、城乡三个方面明确一些重要的节水控水措施。又坚持“开源”,提出构建现代水网体系,以黄河干流为主轴,依托相关工程项目,统筹本地水、引黄水、外来水,推动黄河与长江、海河、淮河流域水网互联互通。

亮点四:突出确保黄河安澜

洪水风险依然是流域的最大威胁。黄河河南段处于黄河“豆腐腰”位置,“地上悬河”“二级悬河”问题突出,299公里游荡性河段河势尚未有效控制。对此,《决定》瞄准关键环节,就水库、河道等工程建设,气象预警、应急救援等能力建设作出规定。另外,还把黄河防汛与内河防汛、城市防汛、农田排涝统筹起来,强调加强城市防洪减灾、排水防涝等公共设施建设。特别是总结今年防汛救灾工作经验启示,有针对性地作出汛期中应当强化应急处突,明确不同情况的应对流程,“谁先到谁先处置,避免层层等命令”等规定。

亮点五:突出滩区治理

保障好河南省滩区100余万群众的安全,处理好防洪、生态保护与滩区居民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是黄河治理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决定》第九条提出实行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和滩区分区治理,实行滩区国土空间差别化用途管制,要求滩区所在地政府会同黄河河务部门明确滩区功能区划分、生态治理模式、安全与保障措施。同时,提出滩区治理“应当尊重历史文化传统、滩区居民意愿,有序推进滩区居民迁建和安置工作”。

亮点六:突出流域高质量发展

针对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偏重偏粗偏短,以能源化工、原材料等为主导的特征明显,转型升级压力较大,黄河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决定》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结合河南实际,就产业发展、区域城乡发展、扩大开放、基础设施建设等作了引导性规定,体现重大国家战略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带动。特别是就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一件事一次办”、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开发区相关事项实行区域评估制度等措施。结合河南省文化优势,规定了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展陈设施建设、产品创作生产、文旅融合、文化元素融入项目建设、交流传播等制度措施,担好守护黄河文化根和魂的重任。

亮点七:突出破解“九龙治水”问题

黄河保护治理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多个地方。如何避免“九龙治水”,推动流域上下“一盘棋”的共治共理,《决定》通过系统性制度设计,强化协同推进的机制保障:明确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强调“河长+检察长”制、林长制等协作机制,提出建立“河长+警长”制、流域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提出“区域治理服从流域治理”的理念原则,还专门就跨区域开展流域生态环境执法、督察监督等活动作了规定。

对于该《决定》的适用范围,《决定》明确“九市、一示范区”作为规范主体,同时也对其他设区的市的发展参与作出规定,比如提出“提升南水北调中线、明清黄河故道、大运河等生态廊道建设水平”“统筹推进北部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东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南部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加强沿黄地区与大别山革命老区、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经济带等区域联动”,特别是明确“本省行政区域内其他设区的市与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的行为,适用本决定有关规定”等,实际上覆盖了17个设区的市和济源示范区,举全省之力全面全域融入,共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责编:黄莎、徐驰)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