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鹦鹉“身份证”助力商丘养殖户“走四方”
发布时间: 2021-11-24 21:20:57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阳

  之前一直为鹦鹉犯愁的养殖户于文莉终于松了口气。11月24日,在商丘梁园区李庄乡牛庄村,于文莉正在忙着为新出栏的鹦鹉佩戴脚环,“戴上这个脚环,鹦鹉就可以自由合法买卖了。”

  

  仔细观察,指甲盖大小的脚环上有一串数字,“这算是鹦鹉的‘身份证号’,”商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级调研员蒋瑞霞解释道,与脚环匹配的还有张卡片,上面印着二维码,用手机轻轻一扫,鹦鹉的名称、养殖场、“身份证号”、批准文件等信息一目了然。

  

  当前,全国首批人工繁育鹦鹉佩戴“中国野生动物管理专用标识”试点工作正在商丘全面铺开,人工繁育鹦鹉可凭专用标识进行运输和销售。

  商丘是全国最大的人工鹦鹉繁育基地,已有30多年历史,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鹦鹉养殖场近千户,存栏量在100万只以上,其中,费氏牡丹鹦鹉的出栏量占全国九成,商丘形成了从养殖到销售,从笼具、饲料到防疫等完整产业链。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江苏、江西等地公安部门陆续查获多起买卖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费氏牡丹鹦鹉案件,认定为非法销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溯源到商丘,有养殖户被追究刑事责任。

  “受这事影响,大家都不敢公开买卖鹦鹉了,仅去年就赔了30万,当时都快撑不住了。”2017年,下岗后的于文莉开始从事鹦鹉养殖,主要是费氏牡丹鹦鹉,从最早数百对发展到最多时2000对。谁知,事业刚有起色就遭遇了滑铁卢。

  大量人工繁育鹦鹉销售受阻,但鹦鹉每天还要喂食,投入不断,导致资金链断裂,不少靠鹦鹉养殖脱贫的养殖户还面临返贫风险。

  “能否人工繁育和买卖鹦鹉的大前提是,‘是否属于差别监管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河南省鸟类学会理事长、郑州师范学院生物学教授李长看说,经过几代人工繁殖的费氏牡丹鹦鹉已完全属于差别监管人工繁育野生动物的范畴。

  一边是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一边是人工养殖鹦鹉面临的尴尬现实,在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我省林业部门将破解商丘鹦鹉困局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及时开展摸底调查、制定处置方案,并积极对接国家林草局,争取政策支持,有效化解矛盾。

  4月初,国家林草局出台相关意见,建议通过开展专用标识管理试点等工作,推动人工繁育鹦鹉问题的解决。为此,省林业局广泛征集养殖户、业界专家等意见,在降低成本、减轻养殖户经济负担的基础上,开展专用标识管理,并提高其防伪性、舒适性、可操作性,确保试点顺利实施。

  “对符合条件要求的养殖户,简化手续,尽快核发管理证件,支持商丘采取养殖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进行专用标识监管,引导我省人工繁育鹦鹉产业规范化发展。”省林业局保护处二级调研员张晓说。

  截至目前,省林业局已受理鹦鹉类人工繁育、经营利用事项850余件,新办鹦鹉人工繁育许可证448件,为商丘市234家养殖户共申请119万枚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为安阳、许昌、新乡等地养殖户申请8530枚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专用标识。

  前不久,省林业局相关部门到商丘再次调研鹦鹉产业时,于文莉和来自商丘各地的二三十名养殖户夹道欢迎,“这项工作解决了养殖鹦鹉的大难题,让我们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希望。”目前,商丘鹦鹉养殖产业正逐渐进入健康、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