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里架起的艺术作品大型“鸟巢”,给田园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气息。10月19日,游客在此游玩拍照。
夕阳下的稻田与村庄犹如画卷。自然、美丽是寒溪村的底色。
根植乡土的大地艺术,吸引了很多艺术青年前来旅游“打卡”、观赏和探讨。
家中常见的各种器皿经过艺术家的重塑,变成了各种具有艺术气息的装饰。
10月4日,在村里的“青梅竹马照相馆”,两名小游客头戴大头娃娃面具开心互动。
“记忆中的容器”展馆,透过传统的瓦罐、箩筐等容器,回味旧时光。
10月4日,夜幕降临,改造后的村头小餐馆在灯光映衬下别具一格。
游客挑选融合现代艺术和乡土文化的文创产品。
柴火堆成了“昆虫旅舍”,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本报记者 徐 铮 摄影报道
近日听说有个村火了,记者想去一探究竟。车驶进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远处山顶的巨型灯罩艺术作品,就已扑入游客的眼帘,这件作品如今已成了村里的地标;茶园里架起的大型“鸟巢”艺术作品,也给这里的田园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气息。在寒溪村,类似的创意作品还有很多,它们在民居里、在晒场上……这些根植乡村打造而成的景点,成为许多游客来此旅游的“打卡”点。
寒溪村是个移民村。1966年7月,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居民辗转迁徙到此,看着眼前芭茅遍地的土地,勤劳的移民一锄一耙开荒拓土,种植水稻、茶叶,历经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贫地变良田,荒山成茶园。
寒溪村原本也只是个普通的村子,它的艺术“气质”源自今年的一场“艺术在浮梁2021”活动。艺术家们把村中闲置的老房子变成展览馆,把不起眼的谷箩筐变成艺术品,把流传的老故事变成文创品……如今小小的寒溪村已经聚集了27个艺术项目和多项文化活动,提升了寒溪村的艺术“颜值”。
“艺术在浮梁2021”活动是大地装置艺术在寒溪村的集中呈现,是“大地艺术节”中国计划开展地域型艺术探索的一次实践。
现代艺术、乡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吸引了当地很多爱好艺术的年轻人和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游玩、体验、探讨,同时也给乡村振兴带来了新契机。
52岁的村民徐素巧,往年都在上海务工。听说村里越来越美,还要发展乡村旅游,她立马回家应聘成了讲解员,不仅可以照顾家人、打理茶园,还有了一份比较稳定的工资。在寒溪村,像徐素巧这样返乡就业、创业的村民还有50多名。他们有的开起了餐馆,有的办起了民宿,有的卖起了土特产。
乡村是“原材料”,艺术是“催化剂”。“艺术在浮梁2021”活动开展以来,寒溪村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超4万人次,带动了茶叶、米酒、水果等本土特产销售,还拉动了当地的餐饮、民宿经济,村民的收入越来越多,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