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春耕薯种正当时
发布时间: 2021-03-10 09:02:00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67号、69号……148号……”3月1日,伴随着逐渐升高的气温,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下寨村的双膜马铃薯种植热火朝天进行着。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纳添仓正领着两名工作人员在租用的水浇地里放置单株选育的马铃薯试验品种。 

  “我们这次有四个新品系选育和200多个单株品种选育,租用了老乡已经搭好膜的拱棚,等6月份成熟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研究选育。”纳添仓说。 

  乐都是青海省唯一种植双膜马铃薯的地区,作为乐都区种植双膜马铃薯的特色产业村之一,碾伯镇下寨村通过规模种植双膜马铃薯,既有效调节了马铃薯的市场供应,又大幅增加了群众收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双膜马铃薯栽培是地膜与拱棚相结合的综合栽培技术,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解决了马铃薯生产早春的冻害,并使马铃薯早播种、早上市,为复种提供良好的茬口和充足的时间,大幅提高了商品价格和单位面积的产值。”纳添仓介绍。 

  记者在地头看到,一排排整齐有序的拱棚一望无际,许多拱棚已经扣上了棚膜,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地头忙着种植马铃薯。春寒料峭,双膜马铃薯种植棚里却温暖如夏。 

  在纳添仓带着工作人员忙活试验田的时候,旁边拱棚内村书记刘德有刚完成马铃薯的起垄工作。 

  有着9亩地(每亩≈0.067公顷)的刘德有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勤劳的他早在大年初四就已经为自家的拱棚扣上棚膜,初十就开始春耕。“今年除了常用的‘闽薯1号’,大部分地方种植了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荐的中科院马铃薯新品种,据说这个品种的产量特别高,希望今年能有一个好收成。”刘德有告诉记者,由于双膜马铃薯一般6月就能上市,6月过后地里还能再种豆角或白菜,一年的收入在每亩1.5万元左右。 

  据了解,下寨村现有水浇地900亩,其中双膜马铃薯种植占500亩,单膜种植300亩,剩余为“林下套种”的“果园+单膜马铃薯”种植,相较于单膜,双膜马铃薯的产量较高,亩产在2500公斤左右。 

  刘德有说:“原来我们都是自己打听哪个品种好,现在农业局和推广中心给我们推荐了好品种,还会派技术员进行种植技术指导。我们也响应省上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的政策,用上了有机肥,种上了绿色有机的马铃薯,每年的收获季有不少外地的客商直接到地头来收。” 

  “我们与省农林科学院和中科院有紧密的合作关系,去年峰堆乡试种的中科院新品种达到了5000公斤的亩产量,因此今年在全区进行引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乐都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500亩左右,除了碾伯镇,高庙、寿乐等其他马铃薯种植地区均已开始马铃薯的春耕备播。”乐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马元存告诉记者。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