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咱的‘铁牛’拉来,加满油咱也干。”3月5日上午,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唐淌村村民王后安,在山坡上看到很多村民正在耕地,对身旁的妻子说。他所说的“铁牛”,正是当地群众对微型耕作机械的亲昵称呼。加满柴油后,“铁牛”开动起来,泥土翻飞,王后安用力操控着机器,他的胳膊不停颤抖着。
“机器在工作时会不停震动,我得用很大力气才能把机器操控好。耕作一天我的两条胳膊会很疼,有时甚至都抬不起来。”王后安说,“我现在一天最多能耕作8亩地。除了耕地外,我现在还得喂好牛、养好鸡,一天忙忙碌碌,但感觉日子很有盼头。”
一年之计在于春。王后安想抓紧耕完这片坡地,尽快种上玉米。春耕正当时,晚一天播种,农作物收成会差很多。因此在唐淌村的田间地头里,到处是村民施肥除草、辛勤劳作的身影。
当天中午回家吃完饭后,王后安顾不得休息,便要去照看他养的牛。“我养的都是本地黄牛。牛一生病,鼻子上就没有水珠,显得很干燥,因此我每次来都得仔细看看牛鼻子。”说完,王后安拿起一个方头铁锹开始铲牛粪。铲走的牛粪放置在一起堆肥,发酵2个月后运到地里施肥,这样才能不烧苗。
春光明媚,近处油菜花开,远处山花随风摇曳。与唐淌村相邻的桥河村,却是另一种景象:坡顶上生长着的大片花椒树发出绿芽,树下撒着肥料。附近的村民拿着锄头来到地里,将肥料埋进土里。
春日的暖阳下,穿着红色衣服的村民黄必英格外显眼。她的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在吃完早饭后她便来到桥河村的花椒产业园区内劳作。“在锄地时我还会在地里挖点野菜,回去包饺子吃。春天的野菜包饺子可香了。”黄必英说。
这些花椒树已经在这片坡地上生长了4年,花椒园区面积已达600多亩。4年前,丁岩焕从重庆购买了花椒苗,并种在桥河村的这片坡地上。春日阳光灿烂,花椒树的春季管护工作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施肥、打药、防治病虫害,春日里,花椒产业园区负责人丁岩焕格外忙碌。
“今年是第一次施肥,桥河村的村民可以来园区里务工,每人每天有80元的收入,中午大家会在一起吃顿酸菜面。”丁岩焕告诉记者,在春季要打一次药将花椒树的花芽分开,这样花椒树就能早点开花结果,有个好收成。在施肥后,下一步至少要除虫3次,防治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
在关庙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赵启宏看来,春耕春管工作既需要化肥、农药等物资储备方面的支持,又需要相应的技术指导。“我们会组织专家到田间地头为村民讲解春季农作物管理的相关知识,让乡亲们今年能有个好收成。”赵启宏说。
在汉滨区,除了有关庙镇这样较为干燥的地方外,还有相对湿润的流水镇。在这里的坡地上,一棵棵狮头柑树枝叶苍翠,随着微风轻轻摇晃。
雨水节气过后不久,在流水镇凤凰村农业园区内,田间地头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忙碌景象,村民们正围着狮头柑树津津有味地听专家讲解修枝技巧。春季狮头柑树的实用管护技术被送到了田间地头。
“修枝,这三句话要记住。一是总体看圆;二是高度一致;三是枝条平衡。向内长的枝芽要全部去掉,每层只留三枝,去肥留瘦,长得肥壮的枝条要剪掉……”来自河北的林技专家裴进和向村民一项一项讲解、示范。
“以前修枝,我们舍不得剪。经过技术专家指导,现在修剪出来的果树,一是形状好看,二是果树剪掉粗壮的枝条,留瘦小的枝条,这样根系发育就更加均衡了,更有利于挂果。”园区果农王上学说,在掌握管护培训技术后,他还会将这些技术教给村里人,让大家的春季管护工作更加到位。
春日的凤凰村春意盎然,曾经的穷山沟已经逐渐成为花果山,流水镇凤凰村农业园区实现了四季有花,三季有果。园区负责人唐小明说:“从现在开始要全面修枝,全年做好除草5遍、施肥5遍、防虫5遍,到明年千亩果园就能全部挂果收获,我们带领大家共享发展成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