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推进,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22万座
据邯郸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该市就专门安排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厕所改造,之后逐年推进,尤其是2018年以来,农村厕所改造坚持质量优先、建管并重、分类推进、整体提升。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22万座,占常住户76%,建设粪污二次发酵处理池(大三格)867个,购置抽粪车1619辆,建立维修站点330个。一类县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到90%以上,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到85%以上,三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平均达到65%左右。
为解决卫生厕所粪污处理不彻底问题,该市推广“大三格”粪污处理模式,将农户厕污运至乡镇集中处理中心进行二次发酵处理。乡镇集中处理中心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相结合,有力促进了农业种养循环发展和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也实现了粪污就近消纳处理。各县(市、区)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企业或个人开展改厕后检查维修等后续工作,形成管收用并重、责权利一致的长效管理机制。
多方投入,农村街巷硬化基本全覆盖
2020年,邯郸市委、市政府将街巷全部硬化作为全市20项民生实事硬任务之一,进行专项考核、挂账督办、限期要账。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街巷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所有行政村主街道硬化实现全覆盖。
该市采取县级干部分包、明察暗访等多种措施,实行每周一汇总,半月一通报,推动工作落实。各县(市、区)将街巷硬化列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挂帅,临漳县、曲周县主要领导带队,一周一观摩,有力推动了工作开展。
在资金方面,采取“政府出大头、村民捐一点、能人帮一点”的办法,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投入。各县(市、区)均制定财政奖补政策,曲周县财政投入街巷硬化资金2.24亿元,馆陶县财政投入2.6亿元,临漳县财政投入1.02亿元。同时,动员农村致富带头人、乡村企业家等为家乡建设作贡献。
通过群众代表观摩、实行“义务工票”、街道以主要出资人姓名命名等方式,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村庄街巷硬化。临漳县、磁县、武安市群众互相监督、自觉自愿拆除门前违建,邱县、成安县、大名县、曲周县乡镇提供硬化物料,村民自己硬化家门口街巷。在疫情防控期间,乡村干部主动作为,组织未能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投工投劳,不仅节省大量开支,还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保洁专业化,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体系基本建成
为从根本上破解垃圾处理、卫生反弹难题,该市全力推进农村环卫保洁公司专业化、农村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开展以来,该市围绕“五清三建一改”,开展系列攻坚战、歼灭战,全面推进拆除违章建筑、私搭乱建、残垣断壁、沿街高台等,为村庄清洁、绿化、硬化和“三园”建设腾出空间。围绕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县(市、区)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邱县全面清拆推进空闲宅基地治理。肥乡区为1180处坑塘编制“身份证”,采取“人防+技防”办法实现常态治理。峰峰矿区“一镇一湿地”,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目前,全市共有专业保洁公司21家,配备保洁员19689人,购置大中型封闭式、压缩式转运车辆789辆,农村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转运体系已基本建成。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城乡一体化处理覆盖率达到92%以上,农村环卫保洁公司化、专业化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美丽庭院、精品庭院创建均超省定任务目标
在突出抓好厕所改造、街巷硬化、垃圾和污水治理的同时,邯郸市统筹抓好村庄绿化美化亮化等村容村貌提升工作。
大力开展村庄绿化,按照“人均3棵树、户均10棵树”的标准,推进“五个一”村庄绿化模式,即构建一道环村林,建设一条样板路,打造一条绿化样板街,建成一批绿色示范院,改造一批微田园。全市90%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所有村庄完成“五清三建一改”任务,村庄亮化基本实现,美丽庭院创建达到农村总户数的55%以上,精品庭院创建达到13%以上,均超出省定任务目标。
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该市全面清理墙面乱写乱画,绘制文化墙,建立村规民约。通过组织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热情,主动整理家什杂物,种花植树,改善家容家貌。邯山区坚持“一乡一亮点、一村一特色、一户一品牌”的思路,打造出一批主题鲜明的国画小院、书香小院、家味小院、女红小院、民宿小院等特色小院,成为乡村风貌的靓丽景观。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中央及省委一号文件工作部署,今年到2025年,该市将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