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海水稻在沙漠里茁壮生长,“巨人稻”高度可达2米……作为水稻科技强国,我国水稻自给率连续5年达到100%,一粒稻谷的“中国贡献”不断给世界带来惊喜。
我省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1000万亩。“河南稻”育种现状如何?有哪些优势?又面临哪些问题?近日,记者赴省农科院采访了相关专家。
南“籼”北“粳”竞中原
说到河南的粮食作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小麦、玉米。其实,水稻也占有一席之地。“曾经全国闻名的‘原阳大米’,就是河南优质粳米的代表。”1月14日,河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尹海庆介绍,由于处在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地跨黄、淮、汉水三大流域,河南是全国典型的稻麦两熟区,籼稻、粳稻兼有,种植水稻具有独特优势。
根据气候、生产和品种利用等条件,我省稻区大体可分为豫南稻区和豫北稻区。豫南稻区主要包括信阳、南阳、驻马店等,这里是河南历史悠久的传统稻区,也是我国最早采用稻麦两熟制种植的区域,以种植杂交中籼稻为主,部分地区种植优质粳稻。
豫北稻区则主要是引黄河水灌溉的沿黄稻区,包括黄河中下游两岸的新乡、濮阳、焦作、开封等地,种植常规粳稻,是河南新型的稻米生产基地,也是闻名全国的优质粳米产地,“原阳大米”就产自这里。
南“籼”北“粳”,是河南“水稻地图”的显著特征,由此呈现出品种各异、种植模式多样的景象。近年来,稻渔共作、再生稻、直播稻在我省蓬勃兴起。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桐柏县月河镇沈庄村,通过筛选和培育适合的水稻品种,古诗词里的优美意境成了稻渔共作的现实场景。
一年两茬,吨粮田不是梦。在商城县鄢岗镇曹寨村,千亩连片再生稻基地里,水稻叶青籽黄,长势喜人。头茬水稻收割完后,会像韭菜一样,又长出第二茬嫩绿的稻苗。
像种小麦一样种水稻。在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尚寨村“郑旱10号”直播稻稻田里,播种机缓缓驶过,播撒种子、覆土覆膜一次完成。看着这样的播种场面,你很难想象,这片地里种的竟是水稻。
育种瓶颈咋突破
自上世纪80年代我省开展品种审定工作以来,选育或引进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共有100多个,自育品种占2/3以上。北部稻区多采用自育的优质高产粳稻品种;南部稻区多以引进杂交水稻为主,近几年来,自主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我省先后育成或引进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有“新稻68-11”“黄金晴”“豫籼3号”等。这些新品种,有力地推动了我省优质水稻的发展。
“但是,并不是品种越多越好。事实上,河南的水稻品种不是不多,而是过多、过杂,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主推品种,一个县甚至种植了上百个品种。”尹海庆说,一方面缺乏专业的种子公司去进行推广,另一方面河南的水稻育种人才相对缺乏。
育种要创新,人才是核心。“育种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品种的研发能力,还影响到种业发展的水平。”尹海庆介绍,与小麦、花生、玉米相比,目前我省参与水稻育种工作的专业人员相对较少,省内高校相关专业不多,育种机构也缺乏。育种人才的不足,造成农作物育种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滞后,品种创新缺乏动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少。
如何突破水稻育种瓶颈?主推品种选育方向又在哪里?尹海庆认为,应选育具有抗病、抗旱、可直播等特性的优质水稻品种,“重点突出品质育种和抗病育种研究,优质与高产稳产要并重。”
“另外,通过建立常规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技术紧密结合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实现多性状的同步改造,培育兼顾优质、多抗、高产、高效节本的突破性水稻品种。”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任王亚说。
“原阳大米”待复兴
曾经的“原阳大米”风头无两,被誉为“中国第一米”。其实,“原阳大米”的主推品种“黄金晴”并不出自河南本土,而是从日本引进的。这一品种在我省沿黄稻区适应性很好,加上黄河水的浇灌,米粒晶莹剔透,口感软筋香甜,颇受消费者欢迎。但由于产量不高、种植效益不佳等原因,“原阳大米”渐渐式微。这些年来,我省培育出了各方面远超“黄金晴”的优质、高产粳稻,但“原阳大米”却不复当年的“辉煌”。
重塑“原阳大米”品牌,出路在哪儿?“首先得味道好。用优质口感唤起大家对‘原阳大米’的回忆。”尹海庆说,随着消费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消费者对大米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优质、特色、高端是复兴“河南稻”的发展目标。
去年,在“河南省粳稻品种优良食味品评会”现场,22个水稻品种走上“考场”,接受检验,它们的对标品种,就是“水晶3号”。“水晶3号”是我省优质食味水稻的标志性品种,米质优良,黏性适中,口感好,被称为“可以不就菜的大米”。
“我们通过创新育种手段,培育出综合性状更为优良的‘郑稻24’。它可以说是‘水晶3号’的升级版,在保持优良口感的基础上,产量更高,综合抗性更好。”王亚说。
成为下一个声名远播的“原阳大米”,“水晶3号”“郑稻24”都是极有潜力的“种子选手”。期待新的“原阳大米”早日崛起,期待“河南稻”华丽转身。(曾鸣)
责任编辑:王珊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