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省新通过绿色食品标志许可1212个,新批准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2个。河南省绿色食品增长率达119%,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增长率达86%……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1502万亩,标志着占全省12%的耕地实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
近日,从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传来的这组数据,表明了2020年我省绿色食品事业圆满“交卷”!
圆满“交卷”,绿色食品事业助力乡村振兴
绿色食品事业经过30年发展,走出了一条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新路子,代表着安全优质农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也保障了粮食安全,守护了绿水青山。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是指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全程质量控制等要求生产与管理,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区域或养殖场所。2020年年初,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通过实施“1050工程”,全年力争新增1000个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和申报创建50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面优化措施与服务,大力推进绿色食品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该中心率先开展监督检测、规程进企入户和省级示范基地创建,促推经营主体的认识与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同时,中心实施分兵突击与集中攻坚相结合,将全省分成三个片区,成立三个工作专班实施点对点、点线点面结合指导服务,直接延伸到县;待材料会审等工作需要时,集中业务骨干力量打“歼灭战”。
为实施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该中心开发线上培训系统培训企业内检员1335人次、一线人员4000余人次;开展绿色食品标志许可线上检查,实现应检必检;线下举办检查员培训班、全国首个基地创建现场培训会等。
此外,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举办“我最喜爱的绿色食品”“我最喜爱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网络评选活动,参与活动网民达2642万人次,激发了经营主体发展品牌的热情,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的影响力。
绿色食品工作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全力推进全省农业品牌建设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近年来通过调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农业品牌建设呈现快速发展,稳步提升的良好势头。绿色食品质量高,产业效益高,品牌价值高,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领跑者”作用。
在2020年年初召开的全省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表示,加快农业品牌建设是推动河南农业由数量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变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现实选择。他指出,要深入实施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集中连片为加工和养殖业发展绿色食品提供充足的原料,着力解决原料瓶颈制约问题。
2020年,息县和舞阳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接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专家验收通过。息县有22家企业参与基地建设、申报绿色食品产品23个,并与茅台、五粮液等龙头企业达成绿色食品原料小麦供应协议。
2020年11月,洛宁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洛宁超越农业有限公司隶属于水果规模化发展“大鳄”海升集团,该公司总经理杨永锋说:“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提高了洛宁苹果地域品牌价值,增强了洛宁苹果在市场的影响力,同时更利于产品打入高端市场,让洛宁苹果具备了精深加工条件。”
据了解,2020全省还新增名特优新农产品100个,增长率达86%,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新增农产品地理标志41个,总数达160个,全国排名由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
管好“源头”,从田间地头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
实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意味着什么?建设农业标准化基地,从源头管好投入品,坚决禁止违禁投入品进入绿色食品基地生产资料市场,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从田间地头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
绿色食品标准中对土壤环境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在标准中按照土壤不同的pH值规定了对镉、汞、砷、铅、铬、铜等6种污染物的指标。只有通过环境监测评价,各项指标都达到要求了,方可作为绿色食品产地用于绿色食品的生产。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引领农业产业标准化、制度化发展,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绿色食品的标准体系、生产技术体系,为粮食安全做了贡献,也为消费者餐桌安全带来保障,同时对农户和企业经济效益分别增加了43%和50%以上。
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对提升农产品品牌效益也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如果种植绿色食品10年,土壤有机质会增加到31%,氮磷钾的养分增加到18%~42%,也就是“越种越好”的效应。(李丽)
责任编辑:王珊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