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未来五年,河南农业农村奋斗图鉴
发布时间: 2021-03-04 00:00:00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在“十四五”开局起步、“三农”工作重心实现历史性转移的关键时刻,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河南如何谋篇布局令人关注。

  3月2日至3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十四五”时期推动乡村振兴实现更大突破、走在全国前列的奋斗目标,安排部署今年“三农”重点工作,开启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将卢氏、嵩县、台前、淅川确定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将对其实施政策倾斜,在财政、教育、产业、就业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

  ●脱贫县五年过渡期内,保持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支持力度与衔接要求相匹配。

  过渡期前3年,脱贫县可以继续实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

  ●要求乡村振兴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

  将各县分为示范引领县、整体推进县、巩固提升县三类。其中,30个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将高起点、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提质增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要树立全产业链思维,围绕小麦、玉米、花生、猪、牛、羊、禽、果蔬、食用菌、中药材等十大主导产业,构建链条完善、循环畅通、运转高效的发展格局。

  ●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将着力培育伏牛山香菇、豫西南肉牛产业集群,建设好6个国家级、8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2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体系,培育特色农业强县强镇,以县为单位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科学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2021年,要以县为单位完成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按照城郊融合类、拓展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整治改善类、搬迁撤并类的标准对所有村庄进行分类,并完成布局规划。

  ●优先编制完成10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村庄规划,力争编制完成10000个村村庄规划。

  ●在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方面,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往村覆盖、往户延伸。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建立健全县域内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政策体系。

  在持续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着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2021年,我省将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50万户,高标准打造100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示范村,推动全省30个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162个乡村建设示范乡镇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探索实践。

  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

  ●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在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同时,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省里已经明确,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省级领导继续分包原来的脱贫县;3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由省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和部分领导联系。各地要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市、县负责同志都要确定联系点。

  ●专班推进机制。省里已经成立由书记、省长任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下设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专班,由省级领导牵头,专题研究、专班推进。

  让中国人的饭碗装上更多优质河南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要坚守耕地红线,今年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

  确保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要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积极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建设现代种业强省。

  ●做强高效种养业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发展,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打造“豫麦品牌”,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建设十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巩固生猪生产恢复势头,确保年底前生猪存栏量恢复到常年水平。

  ●完善补偿机制

  要全面落实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产粮大县支持奖励政策,完善省级财政奖补政策,在土地出让收益使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等方面给予倾斜,让主产区抓粮更有积极性。(记者 陈慧 刘红涛)

责任编辑:王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