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中原小麦进入大规模机收阶段,抢抓农时的农机人也迎来一年中最紧张忙碌的日子。在河南省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麦田旁,几位农民在树荫下乘凉,目光锁定在不远处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上。
驾驶室里的农机手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头顶上方电子屏里麦地的实时情况,一边控制着方向盘,一边操作着机器作业。
“这台进口的克拉斯(收割机的牌子)可以装7.5吨粮食,一天10个小时可以收300亩地。”河南首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兴新骄傲地说。看着他的“得力干将”在田间徐徐前进,扬起一阵金色的麦尘,留下一片被分离出的麦秆。
今年38岁的沈兴新在农机行业已经摸索了6年。
2015年,在北京创业有成的他决定回乡发展农业。“当时回来想试着流转土地,做种粮大户。”沈兴新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河南邓州人,从小就跟地打交道,种地的全过程我都清楚着哩。”
有着务农的基础,再加上先前创业的经验,沈兴新相信自己能在田间干出一番事业。但一段时间后,他却发现农机装备的落后是阻碍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
看到了农业装备上巨大的发展空间,沈兴新决定专门投资发展高端大型农机具,通过装备的提升提高耕作效率,实现增产增收,提高效益。
2016年,沈兴新创办公司,购进了20多辆农机具,签约服务1万多亩农田,开始给农民“打工”。去年疫情期间,机器作业优势凸显出来,市场被打开,客户不断增加,预约收割作业需要提前6个月才能排上队。但沈兴新认为,订单的源源不断不只是因为有了设备、赶上了“好时候”。
“发展不是靠投资、砸钱就能实现的,必须双脚站在地里、扎在泥土里,才能把农机设备这个事情搞清楚、弄明白。”沈兴新说。
从最初的一个人、一部手机,到如今的6个子公司、32名固定职工、200多名农机手……目前,沈兴新的公司主要经营农作物种植,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社会化服务等,设有三个管理中心,一方面通过流转在各地自营耕种一部分土地,向全社会示范推广农机全产业化服务,另一方面主要面向种粮大户,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保姆式”服务。
如今,他所开展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遍布河南、湖北、安徽、陕西、山东等省份。麦收前夕,找他的电话络绎不绝。
“今年天气比较特殊,南边麦子比往年晚熟了一些,和北边麦子的成熟时间赶一块儿了。”这增加了农机跨区作业的调配难度。打电话间隙,沈兴新显得有些焦虑,“得赶紧重新调配机器,不能耽误了收割的农时。”天气的意外,让沈兴新在繁忙之余重新调整反思,“市场需求增长得太快,公司的管理赶不上发展。”
据沈兴新介绍,2019年,他的农机公司社会化服务规模扩大到10多万亩,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增长到近30万亩,农机具增长到50多台(套)。今年,公司的订单面积更是达到了约50万亩,农机设备达到近200台(套)。
接下来,除了加强农机跨区调配的管理,沈兴新还有更多的计划:进一步拓展业务,从选种到种田再到收割,为农户提供“一揽子”的综合社会化服务,并和高校进行合作,培养更多农机装备方面的实用人才,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归农业。
“我期待未来有一天,我们能改变多数人眼中农业又苦又累又没前途的刻板印象,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农民也可以干成一个令人向往、令人羡慕的职业。”沈兴新说。(记者 李若琳 李鹏)
责任编辑:王珊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