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弱麦”强产业的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21-06-17 00:00:00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提高小麦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抓手。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小麦产业发展的源头。今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南阳视察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他强调,保证粮食安全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麦收之际,田野金黄。记者来到豫南传统农业大县——息县,这里位于淮河上游,物阜粮丰,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以上,是我省的产粮大县。淮河作为气候的分水岭穿境而过,土壤含沙量大,有机质含量低,小麦面筋形成时间短,是全省乃至全国最适宜弱筋小麦种植的区域之一。

  依托环境、气候、耕地等优势,息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契机,大力发展优质弱筋小麦产业,推进弱筋小麦“四专”发展,实行“一村一品”“一企一品”等标准化、订单化种植,探索“科研单位+粮食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不断做大做强优质弱筋小麦产业,为扛稳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目前,全县小麦发展到160万亩,其中弱筋小麦种植70万亩。

  我省是小麦第一大省,优良品种是小麦生产的关键。目前,我国弱筋小麦的种植总面积不足全国小麦面积的10%,存在品质过硬品种少、“产销加”不畅等问题,致使弱筋小麦原粮自给不足、品质不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严重制约着以弱筋小麦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发展。

  为提高弱筋小麦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息县以品种为引领,不断扩大扬麦13、扬麦15、郑麦103、郑麦113等品种种植面积,通过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优质弱筋小麦价格比普通小麦每斤高出0.1至0.2元,不仅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特别是近年来,息县深化与省农科院、茅台集团合作,联合培育发展茅台酿酒专用小麦品种,2019年通过国审的郑麦113品种品质指标稳定,被茅台列为推荐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目前,已创建6万亩的茅台酿酒有机小麦生产基地,共建“茅台1号”育种基地,带动了豫南酿酒小麦的快速发展,初步探索出“弱麦”强产业的发展道路。(记者 刘红涛)

责任编辑:王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