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泛区,过去是灾难的代名词。黄河水持续泛滥,千里黄泛区饥荒连年。1951年1月,黄泛区农场成立,肩负着共和国的重托——让黄泛区旧貌变新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机械化国有农场,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曾在这里书写青春。
70年来,历经一代代农场人的不懈努力,这里从“一杯茶水半杯泥”的贫瘠之地,变成全国现代农业的示范区;从黄水泛滥的“中原沙漠”,变成麦浪滚滚、机声隆隆的“农垦巨人”。在10余万亩的土地上,开展了千亿斤粮食工程、高标准农田改造,建成了15个大型农机合作社,拥有1000多台先进农机具,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9%,粮食产量连年提高。
“三夏”时节,黄泛区农场麦浪锦绣,沃野流金,大型收割机穿梭来往,又是一年好收成。(记者 李安 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二分场的麦田里,农机手操作收割机收获小麦(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的一处晒场,一名工作人员在装运小麦(2018年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九分场,一名农民在收获小麦(2020年6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黄泛区百姓扶老携幼逃避水灾的情景(资料照片)。
1961年,黄泛区农场工人在给孕穗的小麦浇水抗旱。 新华社记者 杨震河 摄
1959年,黄泛区农场机械耕作的面积不断扩大,这是女拖拉机手驾驶着国产东方红牌拖拉机奔驰在田野上。 新华社记者 张青云 摄
1962年,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的收割机在收小麦。 新华社记者 杨丙文 摄
1963年,河南黄泛区农场计划播麦7万多亩,全部用机械播种。这是农场职工正在播麦。 新华社记者 严世昌 摄
1960年,黄泛区农场的晒麦场上,工人扬晒小麦。 新华社记者 杨震河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20世纪70年代黄泛区农场场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下图:2021年6月5日无人机拍摄的黄泛区农场场部(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这是6月5日拍摄的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农场场史馆内的“拓荒者”雕像。 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九分场,农机队伍准备进入麦田作业(无人机照片,2020年6月2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九分场,农机队伍准备出发前往麦田进行收割作业(6月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在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农场二分场的麦田里,农机手操作收割机收割小麦(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九分场的麦田里,农机手操作大型收割机收获小麦(无人机照片,2020年6月2日)。 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九分场的麦田里,农机手操作收割机收获小麦(无人机照片,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九分场的麦田里,农机手操作收割机收获小麦(6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在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农场一分场的麦田里,农机手操作播种机播种玉米(6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在河南省黄泛区农场的一处晒场,工作人员在装运小麦(无人机照片,2018年6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在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农场的一处晒场,工作人员操作机器装运小麦(6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责任编辑:王珊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