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从“中原粮仓”到“百姓厨房”
发布时间: 2021-06-29 00:00:00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1992年,依靠河南省丰富的畜产品资源,改制成功的漯河肉联厂斥资1600万元引入10条火腿肠生产线,开启了“双汇”肉制品深加工发展史。随后的十年间,双汇改变了中国肉食交易没有品牌的局面,成为肉制品加工领域的绝对龙头。截至目前,双汇每年消化生猪2000万头,转化粮食1000万吨,带动种植、养殖、加工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为300多万人提供就业,每天有1万多吨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和餐桌。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双汇的发展历程正是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缩影。

  快速崛起的农产品加工业

  民以食为天。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发挥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直以来,河南农副产品资源极其丰富,小麦、油料、芝麻等农产品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苹果、大枣等林果产品不仅量大而且质优;土特产品如豫北四大怀药、永城辣椒等享誉全国。但由于工业基础薄弱,河南的农产品在很长时期内多以原料的形式运往外省,加工后再返销河南。20世纪90年代初,河南省提出了“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大搞农产品加工增值”的经济发展战略,培育出食品、造纸、纺织、烟草、酿造、医药等十多个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出火腿肠、味精、方便面、纺织、糖果、速冻食品等30多种优势产品,实现了由“卖原粮”到“卖产品”的转变。

灵宝苹果加工车间

温县铁棍山药片加工车间

  截至2001年,河南省生产的火腿肠占国内市场总销量的80%;味精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4%;方便面年产量占全国的25%。以科迪集团、三全食品为主力的全省60余家速冻食品企业,年产量40万吨,成为全国速冻食品行业增长最快的地区。“双汇”肉制品、“南街村”方便面、“科迪”汤圆、“花花牛”乳品等120多个农副产品加工品牌荣获国家级、世界级的荣誉。

郑州花花牛乳品生产车间

  “农字号”名牌企业的涌现,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各地经济的发展。修武县小营村围绕“农”字做文章,创办了1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了农副产品就地加工增值的高效农业格局。漯河市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全市涌现出200多个食品加工专业村和“双汇”“南街村”等500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达100多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基地和粮食加工转化基地。

正阳君乐宝现代化养殖基地乐源牧业

  河南省将农产品加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在《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冷藏保鲜业,认真抓好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崛起

  从“十五”到“十二五”期间,河南省一方面大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优质粮食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粮食总产量先后跨越400亿公斤、550亿公斤、600亿公斤,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成效显著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初步形成;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农产品主产区集中布局,形成一批产值巨大的农产品加工业集群,进一步促进“中原粮仓”向“百姓厨房”的转变。

  2008年,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00多亿元,成为全省工业第一大支柱产业,居全国第二位。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集中、集群、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并形成六大优势产业:以专用面粉、速冻面制品为主的粮食制品加工业,以双汇集团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业,以郑州花花牛、商丘科迪为龙头的乳制品加工业,以果汁、速冻蔬菜、果蔬罐头为主的水果蔬菜加工业,油脂业和烟酒休闲食品业。

潢川县黄国粮业小龙虾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对小龙虾进一步深加工

  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基地建设升级产业集群。对于集群式发展,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曾说道:“一方面,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拓展了农业生产的广度、深度和精度;另一方面,为不能转入工商业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以建设原料生产基地为基础打造农产品加工基地,通过扶持培育当地企业和开放引进外来巨头两个途径,抓好龙头企业这个关键,通过龙头整合生产,赢得市场。

灵宝市固泰华企酒业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向参观者展示公司生产的苹果醋产品

  龙头企业为河南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3年,河南省小麦、油料、肉牛、食用菌总产量居全国第一;生猪、家禽产量全国第二;玉米、棉花、水果、烟叶等全国第三。小麦加工企业占全国的1/4,面粉产量居全国之首,优质小麦生产基地近千万亩;肉类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一,肉类加工基地销售的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速冻食品生产能力全国第一,占全国市场份额的六成多;休闲食品日产量全国第一,每天4000多吨各色小吃供应全国;全国最大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也在河南。

泌阳恒都夏南牛分割生产车间

  农业产业化集群的快速发展,为河南强省富民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2012年,河南提出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式发展态势明显,全省规划培育的农业产业化集群达517个,实现年销售收入10152亿元,基本覆盖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和区域性特色产业,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800多万吨,新建的种植基地1399.5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9883个;集群内就业农民人数140.5万人,新增农业就业24万人,农民工资性总收入335.2亿元;集群带动农户数量1128万户,户均增收2180元。

  三链同构 走向更广阔市场

  2020年10月,包括延津小麦、永城面粉、郏县红牛、信阳毛尖等在内的400个河南优质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上海,好想你枣业、想念食品、伊赛牛肉、三全食品等全国知名的河南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开展推介,越来越多的“豫农优品”走进沪上人家。

河南省优质特色农产品(上海)展览会上伊赛牛肉工作人员正在为顾客烹饪试吃品

杞县潘安食品公司研发的黑蒜产品

  近年来,河南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强省富民的战略选择,作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制定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成为河南省两个超万亿元的产业之一。以面、肉、油、乳、果蔬五大食品业为重点,实施企业升级、延链增值、绿色发展、质量标准、品牌培育“五大行动”,持续做优面制品、做强肉制品、做精油脂制品、做大乳制品、做特果蔬制品,五大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规模持续壮大,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面粉产量超2200万吨,小麦粉、方便面、速冻米面食品产能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肉类产量超200万吨;油脂产量近150万吨,高油酸花生油、双低菜籽油、山茶油等高端特色油品较快发展;乳制品产量近180万吨;果蔬产量超9000万吨,食用菌、红枣、山药、苹果等精深加工发展迅速,食用菌总产量近180万吨。

驻马店十三香调料品生产车间

  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河南省内形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和特色产业集群。漯河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和“中国食品名城”,华英集团享有“世界鸭王”之称,永城被命名为“中国面粉城”,伏牛山香菇和豫西南黄牛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建设,优质强筋小麦和怀药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21年获批建设。

  同时,越来越多的河南优质农产品开始出豫越洋,出口到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西班牙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形成了以南阳、三门峡为中心的食用菌,以郑州、开封为中心的大蒜,以鹤壁、信阳为中心的禽肉,以漯河为中心的猪肉,以三门峡为中心的苹果,以信阳为中心的茶叶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并实现了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2019年,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29.2亿美元,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食用菌、大蒜、脱水及腌制蔬菜,其中食用菌出口额达14.9亿美元,是河南省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品种。(张培奇 王帅杰 范亚旭)

责任编辑:王珊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