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乡村振兴需要你
发布时间: 2021-09-06 00:00:00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近日,我省印发乡村振兴五大行动计划,其中有关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容受到关注。如何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我省按照“培育一批本土人才、集聚一批高端人才、吸引一批在外人才、选派一批专业人才”的思路,既输血又造血,推动乡村各类人才振兴。

  送资金送技术培育本土人才

  2016年年初,嵩县黄庄乡三合村年轻人冯亚珂回乡后,借来一笔启动资金,将自家老房子改建成写生旅馆,短短三个月赚了20多万元。村民心动又犹豫,关键时刻,乡党委决定对三合村投资,还安排村民代表外出调研学习。有了好政策,大家才放下顾虑。

  人才能不能在乡村安心安身安业,核心是拴心留人的条件和环境好不好。伊川县选用100名素质优、学历高的在岗职工,组建乡村振兴工作站。伊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红军深有感触:“本土人才了解当地情况,对帮助乡邻有着更强烈的愿望,得想办法鼓励他们带领更多群众致富。”

  健全乡村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乡村基层人才评价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我省在人才评价、待遇保障、激励表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积极构建更加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有效激发乡村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给空间给舞台吸引返乡人才

  “毕业后一直在外打拼,这次家乡开通了人才绿色通道,给了编制,我对回家乡干事充满信心。”河南农业大学西峡籍硕士研究生于旭昊高兴地说。

  这得益于西峡县实施“头雁工程”,建立在外乡贤人才库,每逢节假日加强联络、招才引智。

  创业有引领,深入实施返乡创业人才能力提升行动,加强返乡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建设。融资有支持,我省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优质返乡创业项目融资支持力度。生活有保障,鼓励地方通过建设人才公寓、发放住房补助,为返乡人员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提供便捷服务。

  谋发展谋共赢集聚外引人才

  夜色渐浓,一束镭射光投射到雄浑的太行崖壁上,文字和图案不断变幻,小镇沸腾起来……林州市石板岩镇从颜值到气质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得益于镇党委、镇政府探索新思路,引进乐蜂农服等专家团队,在全镇推广“三位一体”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在林州,“请来能人兴产业”已成为共识。万泉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益智投资5亿元打造万泉湖景区,发展旅游产业惠民富民;横水镇新庄村刘志军,投资1200万元创立林州市绿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帮带+就业”的模式有效带动农户增收。

  “外引”“内育”,并举并进。一方面,我省大力实施农业农村领域“引才计划”,鼓励各地引进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培养区域农业科技人才、农技推广人才、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加强涉农高校和农业职业院校建设,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

  长本事长才干选派专业人才

  在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驻村干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也将成为广大干部增长本领和才干、谱写人生华章的广阔舞台。

  选派博士专家,精准服务乡村需求。开封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建设实验站,创建成果转化基地18个、新农村与产业示范基地7个。

  搭建平台载体,推动科技力量下沉。省市县联动推进科技特派员“十百千”工程,累计选派57个省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105个县科技特派员服务队,5130名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基层服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9000多项。

  “为了吸引更多有专业技能的年轻人回乡,我们成立服务专班,为他们申请补贴、获取技术支持、引导产业发展,帮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返乡当基层干部、当职业农民,为这片广袤土地注入勃勃生机,携手奔向乡村振兴快车道。(记者 刘婵)

责任编辑:王志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