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商丘睢阳区 聚焦“五篇文章”构建社会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 2021-09-29 00:00:00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丑初秋,疫情初散,商丘市睢阳区处处涌动着“百日攻坚”、竞相发展的热潮。在商丘市睢阳区产业集聚区,新投产的中联玻璃600T/D超白优质浮法玻璃二期项目生产井然有序,产销两旺的态势令人振奋;在商丘市生态食品工业园,正本清源智能灌装生产线正在加紧生产;在宋集镇,河南台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基础建设进入收尾阶段,10月份有望实现生产……

  过去的五年,全区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深度聚焦“五篇文章”,谱写出一篇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华章。五年间,该区生产总值从191.8亿元增长到305.1亿元,年均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从183.7亿元增长到316.58亿元,年均增长1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8.9亿元增长到11.93亿元,年均增长6%。常住人口突破百万大关,并夺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两块金字招牌,先后获得全国法治先进区等国家级荣誉15个,获得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区等省级荣誉27个,为商丘市“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奏响新乐章

  睢阳区既是商丘市的主城区,也是传统农区,19个乡镇(街道)有50多万人生活在农村。五年间,全区29个贫困村7043户17694人全部脱贫,兑现了“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三品一标”农产品达32个,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81家,培育农业现代化企业384家。升级改造县乡公路62.3公里,新改建通村公路399公里。

  古城复兴迈上新台阶

  五年间,睢阳区始终把弘扬殷商文化、传承古城文脉作为重大责任,以古城历史文化保护为主线,以凝聚古城人气、恢复古城活力为目标,实施城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做好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存建筑、文物古迹保护修缮工作,完善各类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商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一批重要规划获得批复;城湖清淤、景观绿化提升等工程全面完成;归德府城墙、归德府文庙等文物古迹、历史遗存建筑修缮基本完成;一大批特色业态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植入古城;商丘古城文化旅游特色商业区在全省175个服务业“两区”综合排序中位居第11名。

  产业发展构筑新高地

  为夯实富民强区之基,进一步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睢阳区坚持产城融合主方向,坚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定位,坚定不移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着力打造产业新城,挺起产业发展“脊梁”。

  五年间,睢阳区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高标准谋划,全面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园、光电玻璃产业园和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两园区一平台”建设。落地重大工业项目24个,规上企业达57家,工业增加值34.46亿元。服装产业集群年综合生产能力达7亿件,位居全国针织内衣行业前列。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5亿元,形成园区“八纵七横”道路网状格局,雨污管网等市政功能设施和公交、医院等生活配套设施基本完善。

  中心城区迸发新活力

  五年间,睢阳区牢牢抓住国家实施大棚户区改造和商丘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重大机遇,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载体,以“两城”联创为抓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近年来,该区建设及提升改造城区道路366条、公园绿地65处,9条内河全部实现水清岸绿,城市基础不断完善。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住房5.2万套600万平方米,138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提升。盘活城区土地5万亩,城市发展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市场主体持续增加,企业总数、新增企业数均居全市第一。

  民生民计得到新改善

  五年间,睢阳区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155.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2.5%,办成了一大批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全区累计新增就业4.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8万人,安置公益性岗位人员1680人。商丘市二实小、胜利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商丘市四高、商丘商贸学校等8所学校完成搬迁,教育教学条件持续改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商丘市四院、睢阳区妇幼保健院和29个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使用。建成儿童之家195所、社区服务中心54个,农村危房全部清零,发放城乡低保、五保、医疗等各类救助资金3.7亿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记者李燕 通讯员 邵群峰 沈志远)

责任编辑:王志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