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农田“高标准”恢复重建
发布时间: 2021-09-30 00:00:00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9月18日,小雨淅淅沥沥,卫辉市上乐村镇宋村田间地头的排查不停。

  “在镇里还有新乡市和卫辉市农业农村局的同志全力帮助下,现在的农田井出水、泵可用、电连通、能灌溉。”上乐村镇宋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成告诉记者,村里5000多亩高标准农田设备已经排查修复完毕,但是因为降雨不停,要随时保障地里积水排出,不能对机井设备等再次造成伤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7月份的暴雨,让新乡全市248.39万亩农田受灾,其中高标准农田的面积有175.5万亩。卫辉市上乐村镇的高标准农田也大面积受损,28.6万亩农田水利设施损毁,急需修复。

  为保证10月份小麦正常种植,根据各县(市)上报的数据,新乡市农业农村局迅速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受灾地区排查核实。经排查,全市共急需修复机井7693眼、生产道路1200公里、农业生产桥1256座、过路涵819个等。

  灾后重建刻不容缓。按照《全省农田水毁工程灾后修复重建方案》要求,结合新乡市实际,在上级资金未下达前,新乡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各县(市、区)对严重影响灌溉的部分工程先行进行修复,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农业生产自救。

  “我们组建成立由市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组,层层传导压力,建立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的责任体系。”新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艺平表示,新乡农业灾后重建形成了“市级抓总、县级组织、乡镇实施”的工作格局。

  “在地头盯排水施工时不小心摔着了。”见到上乐村镇上乐二村党支部书记杜海伟时,他的右手手腕还紧缠着绷带,8月初,进地查看工程进度时,由于脚下淤泥太滑,杜海伟摔倒受伤,导致右手骨折。

  “要想农田积水下得快,光靠太阳蒸发可不行,挖沟顺势排水效果好。”杜海伟告诉记者,经新乡市、卫辉市农业农村局专家指导,在田间地头挖出沟渠,一条条“水路”诞生。为了尽快排除积水抢救耕地,上乐二村的排水工作几乎昼夜不停。

  全面疏通沟渠、农田开沟排水、增加土壤入渗……一系列措施已让新乡高标准农田内的积水在8月中旬基本排完。

  截至目前,新乡市共出动大型挖掘机等机械1870余台(次),发动人工8273人(次),共完成农田排水上万亩,除去个别低洼死水地块,其余农田的积水已基本排完;修复机井1031眼、生产道路210公里、生产桥122座、过水涵137个,疏浚排水沟渠206公里等。1000余名(次)像杜海伟一样的党员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在高标准农田的灾后恢复上冲锋陷阵,基本保证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

  再看新乡全市,田间水利设施恢复分门别类,工作进行有条不紊。根据受损程度不同,新乡农业农村部门对井、电、路、渠进行分类修复。属于Ⅰ类(需要综合配套田土水路林电等工程措施)的开展全面重建,属于Ⅱ类(需要采取移除农田积压砂石、恢复土壤耕作层、疏浚堵塞渠系、修复毁坏工程等措施)的进行局部修复,属于Ⅲ类需要采取发动当地群众自行修复与组织专业施工队伍等及时抢修相结合的方式,尽快恢复农田设施正常运行。

  良田配良法,粮食稳增产。高标准农田设施恢复,更要抓好技术与时节抢救损失。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专题讲座等活动,组织专家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指导农民科学进行改补种……新乡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对全市绝收地块改补种进行深入指导,推动各项管理和防灾减灾措施落实,最大限度减轻农民受灾损失,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下一步,新乡市各级农业农村系统将汇聚众力、多措并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继续全力推进农田水毁工程的恢复重建工作,同时密切跟进上级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编制重建修复项目的初步设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全面完善灾区农田基础设施,使全市农田粮食生产能力恢复到灾前水平,充分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陈艺平表示。(记者 马丙宇 刘亚鑫)

责任编辑:王志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