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滑县打好“保收战”
发布时间: 2021-10-09 00:00:00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7月份以来,河南遭遇连续罕见强降水,处于卫河中下游的产粮大县滑县受灾严重。因河水分洪,当时大量洪水涌入滑县,大片农田变成了一片汪洋。眼下已到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滑县大田是否安好?小麦能否如期播种?连日来,记者走进滑县一探究竟。

  尽全力抢玉米 颗粒归仓

  9月30日,天气放晴,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种粮大户杜焕永一大早就穿着胶鞋下了地。“玉米车变成了六驱车,就这也得抢收!”他登上一台庞大的红色玉米收获机,“突突突”地往地里开,边开边收,金黄的玉米棒往外“蹦”得欢实。

  啥叫“六驱车”?记者好奇地问。杜焕永哈哈一笑说:“这是俺合作社自己整的,收获机后头有一台拖拉机推着走,前面收获机有两个轮子,拖拉机四个轮子,加一起就是‘六轮驱动’。”

  这台“六驱车”跑得还挺快,一上午就收了30多亩玉米。

  提起今年的收成,杜焕永说:“目前土地水分已经饱和,只能趁这两天天好抓紧抢收玉米,预计能收个八九成……”不过他还说,不要紧,政府已派党员干部来帮忙,还协调来农机,秋收秋种不用发愁。

  记者注意到,在他承包的2000亩地里,有不少穿梭在玉米丛中的“志愿红”,有的掰棒子,有的拿盆接,接满一盆就抬着往外运。

  这两天,滑县组织各单位干部职工600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全力抢收秋粮,争取颗粒归仓。同时调整充实9个市级“三秋”生产服务指导组,增加水利、农机、供销、粮食部门人员参加,协助解决技术方面问题。截至10月3日中午,全县128.5万亩玉米全部收获完毕。

  补贴多农资足 全力备播

  滑县小铺乡西环路西侧,微风吹过蓄滞洪区还未退的水面,荡起一阵阵涟漪。水下,是种粮大户王付强承包的1700亩农田。

  “虽然合作社赔了钱,但是政府给各种补贴,比方说蓄滞洪区每亩95元的补贴都已经到位了,这让大伙儿心里很暖。”王付强说,他们正申请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等水退了,有条件的地块种小麦,其他改种蔬菜等经济作物。“明年还是好收成!”老王信心满满。

  初步统计,滑县农作物受灾面积共12.94万亩,目前田间积水面积尚有4.17万亩。“这些地块积水消除慢,持续时间长,土壤湿渍程度加重,小麦播种可能会推迟。”滑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罗俊丽介绍,目前,蓄滞洪区损失核查工作正在进行,国家将对区域内的大田作物每亩补助1203元,特色经济作物每亩补助4804元。

  “我们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种子农资足足的,一旦天气和墒情合适,马上就可以整地播种。”罗俊丽说,县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多次下地调研采样,研究下发小麦播种技术指南、蓄滞洪区冬小麦播种期施肥指南,引导群众科学种田。他们还将爱心企业捐助的农资免费发放给蓄滞洪区内受灾严重农户,增强他们恢复农业生产的信心。

  安置妥重建忙 “卫河安澜”

  道口镇卫西社区顺北村是该县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王凤芹的家就在村口。洪水退后,她家的房屋裂了几道缝,前不久,县里对她家的房屋进行鉴定,判定为“C”级,修缮后才能入住。于是,王凤芹一家五口住进了政府提供的公租房。

  聊起这次的损失,王凤芹没有埋怨:“政府安置及时,不但提供公租房,每天还有补助,现在生活不愁。”

  强降雨共造成滑县23个乡镇(街道)544个村受灾,蓄滞洪区涉及18个村,共转移安置群众21396人。

  水退了,不少群众因房屋受损,暂时回不了家。对此,滑县迅速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制定了《滑县村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明确补助对象、补助标准及申请程序、保障措施,确保了村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章可循。

  滑县对受灾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鉴定,截至目前已鉴定受灾房屋2778户;实施“卫河安澜”安置小区项目,对蓄滞洪区群众分期、分批进行异地集中安置,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启动,预计2022年年底交房;对蓄滞洪区内受灾群众每户预发2000元财产损失补贴,每户每月1200元预发3个月过渡期租房补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安稳。

  滑县县委书记陈忠表示,将统筹做好灾后重建和疫情防控工作,积极进行农田排涝,科学指导补种、改种、抢种;加快修复各类基础设施,有序开展蓄滞洪区补偿工作,力争让转移安置群众早日返家,让大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责任编辑:王志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