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金灿灿的稻浪,沉甸甸压弯腰,笑呵呵“招引人”。
“你看,俺们这水稻长势多好。过去的‘麦茬稻,稻茬麦,一亩收入二三百’,在我们这早已成为历史!现在种田机械化,一点都不累。”10月21日,信阳市淮滨县邓湾乡陈台村村民王玉清正在村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忙活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去年9月,陈台村党支部在乡党委的指导下,集中流转村里一组和二组的土地,共计370亩,用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主要种植弱筋小麦和优质水稻。
村民王玉清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除了把自家的4亩地流转到村集体,还利用自家的旋耕机干些田间管理的杂活,去年收入6万元。
“2019年6月,我们专门把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发展集体经济强烈意识的王乐乐调整为村支部书记,他上任以后说要发展村集体经济,我们非常认同,将其作为乡里的试点,并指导其开展工作。”淮滨县邓湾乡组织委员焦竞男告诉记者。
王乐乐首先以村里的名义申办了淮滨县陈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坚持党建引领、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有偿、共同发展的原则,旨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太省事了,以前每到农忙季节,我还要回老家,除去来回路费、田间管理费和误工费等费用,一年也挣不了啥钱。那土地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我也不能让他荒废了,所以还是选择种植。”在嘉兴务工的陈台村村民王本才接受记者电话时笑着说,“我家14亩土地已经全部流转给村集体,每年拿着7000元地租,咱也成了地主。”
“土地流转后,我们村分别召开村委会和群众大会,经公投公选,一名村干部主要负责监督、指导土地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一名群众担任管理者;种子、肥料、技术服务等方面依托县农村农业局所属农业公司提供支持。”王乐乐说。
王乐乐告诉记者:“我们严格把关,明确‘示范田’经营范围和收益分配标准。村委会与选定的管理人员签订责任书。制定奖罚机制,要求管理人员尽职尽责做好生产管理工作。”
通过测算,陈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承租的370亩地,除去土地租金、种子、肥料、机械、农药、杂工等费用开支外,一年收益30多万元。这其中,10%用于管理者费用,40%纳入村集体经济收入,30%用于村两委成员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建立费用,20%部分用于土地风险金或者是收益分红金。
“我们准备把这笔钱投入到稻米深加工链条上,准备再承租1000亩土地,还准备投入到电商产业上……”细说着未来的打算,王乐乐信心满满。(记者 符浩)
责任编辑:陈博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