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屯村一角
神农陶文化创意园成为中小学研学基地
仲夏时节,风光正好。行走在沁阳市的乡村,平整宽敞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庭院,景色宜人的休闲公园和设施完备的体育健身场所等,颠覆了人们对于乡村的固有印象。
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沁阳市因地制宜,科学分类,以城乡融合带动型、镇区发展带动型、文化资源带动型、乡村旅游带动型、产业发展带动型开展示范村建设,从而带动“三农”工作提档升级,探索具有沁阳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一系列的行动与创新,正在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特色产业成致富新途径
6月初,崇义镇西苟庄种植的蜜瓜进入采摘期,这些蜜瓜模拟新疆温差环境,实行一秧一瓜且自然成熟,因而甜度高、口感好,吸引了沁阳及周边的游客前来采摘。
“结合气候特点、棚内生物环境,以及往年的品相口感,今年主要栽植了金皇后、玉兰香、小蜜三个品种,今年的蜜瓜又是一个大丰收!我们的蜜瓜大棚一共有21座,建成4年来,每年村内的100户村民能拿到600元的分红,同时,蜜瓜种植还给近百名村民提供了灵活就业岗位,每人务工增收都在万元以上。”基地负责人苗艳玲说。
近年来,崇义镇持续巩固扶贫产业成果,壮大特色种植,先后申请扶贫资金710.61万元,打造了南山黄金梨、食用菌、蜜瓜、林旺果业、四季采摘园和“巧婆婆”小米锅巴加工等11个特色产业基地,建立了“农户+合作社”“农户+带贫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业致富带头人创业创新,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让新型农业种植模式成为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围绕发展乡村产业,该市提出借助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借助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产业门类,借助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借助乡村新型服务业丰富业态类型。通过完善产业结构,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增值。
城乡融合共享发展红利
从贫穷落后的偏僻村,到家家有别墅的明星村;从只会种粮,到朝着打造科创基地、休闲小镇的目标阔步前进。位于沁阳市产业集聚区沁南园区内的袁屯村,通过城乡融合带动,164户村民如今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袁屯村由袁屯、藕庵、小李庄三个自然村组成,过去村民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居住分散,位置偏僻,经济落后。随着沁阳市发展步伐加快,城市扩容,袁屯村的地理位置由劣势变成了优势。
2004年以来,该村采取多种筹资方式,不占用耕地,不让群众垫资,实施旧村改造。历时10年时间,花费1亿多元,于2014年12月建成新村。新村建有200栋别墅,配置了天然气、太阳能、整体厨房、水冲式卫生间等,每栋别墅面积达258平方米,村民只要付4万元就可以搬进新居。
建设新村,不仅有效解决了乱占宅基地、“空心村”等问题,而且盘活了土地资源。依托区位优势,袁屯村抢抓发展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壮筋骨,打造总部经济,走工业强村之路。该村按照总部经济区、餐饮区、休闲区、民宿区4个模块进行规划,目前通过招商已引进和光光电、超威电池、中小企业孵化园、征云领秀城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落地,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该村积极打造集休闲、民宿、摄影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基地,鼓励村民自主创业,使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袁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团说:“我们向农村土地资源‘挖潜’,最终还是为了反哺村民。我们通过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让村民变成股民,充分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乡村+文化+旅游”带动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造血”,更要“铸魂”。今年5月,神农陶文化创意园在该市王召乡苟庄屯村建成。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前来创意园参观、学习、体验的游人和学生络绎不绝,创意园区已成为当地乡村文化旅游的新名片。
神农陶文化创意园负责人汤丽介绍,黑陶文化在沁阳有着近5000年的历史,它是中原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延续。为将黑陶文化发扬光大,为此创立神农陶文化创意园,如今这里还被设为中小学研学基地,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学校组织学生来此参观学习。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真的太有趣了!上午捏陶泥做造型,下午拉坯制陶。除学习了关于黑陶的知识,我还可以把我的作品带回家呢。”沁阳一小六年级学生王可翔兴奋地说着在创意园学习黑陶的体验。
苟庄屯村通过非遗文化体验+乡村游+研学+科普+产业的模式,实现黑陶文化产业乡村式的产、学、研、旅一体化发展,拉动了乡村旅游产业,并帮助当地农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苟庄屯村还以神农陶文化创意园为依托,着力打造集党建文化与创意园于一体的黑陶特色党建综合体,不仅可以有效承接党建、文化交流等主题活动,更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据了解,该市将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主题
村,塑造一批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借助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利用带动产业振兴。
目前,沁阳“五型带动”乡村振兴工作正有序进行中。该市将聚焦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流动自由化等重点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46个“五型带动”示范村,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