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诗茶远方 美哉窑淮 ——房县窑淮镇乡村振兴观察
发布时间: 2022-06-06 12:18:46 来源:十堰市乡村振兴局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党报如何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正值全市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之际,5月28日,十堰日报社组织记者编辑来到房县窑淮镇,开展“记者编辑下乡村挖掘‘三农’好新闻”活动,实地探访该镇通过茶叶搭台、文艺引路、人才赋能,实现“茶文旅”融合发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故事。

茶叶搭台念好“富民经”

       窑淮镇位于房县县城以西32公里,素有千里房县“西大门”之称。当日,记者编辑们首先来到该镇铺沟村。站在村观景台上眺望,葱茏的茶园环绕村落,雅致的民居傍水而建,茶农们一边劳作,一边哼着小调……好一幅乡村振兴的窑淮画卷。

       在湖北诗源茶旅文化有限公司茶园里,茶农们手提修剪机,在茶垄中来回穿梭。不一会儿,原本凌乱的茶垄变得“横平竖直”,四周弥漫着淡淡的茶香。

    “我家的地都流转给‘诗源’公司,我在这里修剪茶垄一天150元。种茶补贴每亩4000多元,补贴、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加起来年收入1万多元。”铺沟村三组村民周光富笑着说,村里像他一样的茶农有数百人。

       在窑淮镇窑场村佛洞茶园里,漫山遍野的茶树错落有致。雨过天晴,茶园仿佛泼了一层“绿墨”。游步道上、茶园里、观景亭中,到处都是游客们拍照、玩耍的身影。

    “平时在城市生活节奏很快、压力很大,周末带着家人来这里采茶、制茶、品茶,亲近自然、放松身心,非常惬意。”游客李先生说。

       窑淮镇党委书记刘玲玲介绍,近年来,窑淮镇以“茶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特色服务队+农户”的发展模式,创建管理、采摘、修剪、除草、施肥、电商销售等服务队,促使茶叶品质提升;利用“租金+股金+薪金+奖金”利益分配模式,将6000余名茶农牢牢吸引在茶叶产业链上;同时,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组建茶叶协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以科技赋能茶叶产业链发展。

       据统计,窑淮镇下辖14个村,有13个村、95%的农户种茶。全镇现已发展茶园3.15万亩,规模性茶企7家,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社37家,年产干茶500余吨,年产值达1.28亿元。

文艺引路提振“精气神”

       欣赏完茶山云海,品尝过窑淮香茶,还应驻留茶乡感受一下乡愁。

       平视如同雄鹰高飞、俯瞰形似鲲鹏展翅。走进古朴与现代融合的窑淮镇陈家铺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本地的砖、瓦、石头等搭建的艺术村标。

       继续前行,记者看到的是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清湾幽泉。屋前的石凳似邀人落座,石板铺就的小道向远处延伸。

       陈家铺村云来简宿,原本是一座荒废的干打垒土房。签约设计师按照“回到简单朴素生活”的设计理念重新装修后,一草一木、一石一瓦,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村记忆”。

    “游客扶窗而立,室外青山依傍绿水、云雾笼罩山头、溪水流于山间、野花争芳斗艳,一切烦恼皆可忘记。”云来简宿负责人柯昌兵说,目前这里已经成为集生态康养、休闲娱乐、产业研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民宿、网红打卡地。

       村里的“归心书院”由知名画家、中国宋庄画家村创始人张惠平所建。走进书院,各类书画琳琅满目,空气中飘散着墨香。从事艺术教育的张惠平,每年都会带着学生从北京来此研学。附近村民和留守儿童,每年都可免费接受来自一线城市高水平的艺术教育。

       在签约艺术家张惠平的邀约下,涉及绘画、书法、雕塑、手工等方面的艺术家群体,将在陈家铺村小白沟建设17栋画艺写生基地。一座小型“艺术村”,呼之欲出。

       2021年窑淮镇启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陈家铺村以文艺引路,成立村级投资旅游公司,鼓励村民以闲置房屋和土地入股,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由签约的艺术家对农户房屋进行创意设计,把民居打造成精品民宿、研学基地、村级文化阵地综合体,目前已带动2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致富。

   “打造艺术村更像是一个‘种子工程’,艺术家沉淀到村里,能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的优秀作品;村民浸润在艺术中,不仅获得了就业岗位,还提振了‘精气神’。”刘玲玲表示,今后窑淮镇将进一步把艺术设计融入乡村旅游,培育更多创新型文旅业态,带动更多群众增收。

人才赋能培育“新引擎”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近年来,窑淮镇大力实施“三乡人”工程,通过吸收原乡人就业,培育返乡人创业,吸引新乡人兴业,聚力打造乡村人才“聚能环”,实现引才回归、引业回乡、引资回流“三赢”局面。

       眼下正是果蔬管理的关键时期。在窑淮镇陈家铺村果蔬采摘大棚内,村民们抓紧给葡萄苗松土、除草,然后打开智能喷灌系统,给果苗补足水分。

    “我们种植妮娜皇后、阳光玫瑰等高端品种的葡萄,市场价最高可达百元。”志跃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柯尊佩介绍。

       栽下梧桐树,引来返乡人。能人柯尊敬、柯尊佩是陈家铺村村民,早些年在北京创业定居。了解到政府出台多项惠农政策后,两人回村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集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农耕体验、研学营地为一体的智能生态大棚,项目占地100亩,全部投产后预计年收入300万元,户均年增收2万元。

       培育领头雁,留住原乡人。甘师军也是陈家铺村村民,之前在房县县城经商。2016年他成立房县陵洲药业有限公司,通过流转陈家铺村土地500余亩,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周边100余户农户在基地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搭建好舞台,招引外乡人。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聘请高校专家、企业专家、农业专家担任产业发展、运营顾问,全过程指导村庄规划、产业发展、技术培训。同时,把艺术家们作为“新乡人”招引落户,打造小型艺术村,让艺术的种子在窑淮生根发芽。

       截至目前,已有50余“三乡人”回归窑淮,在这片热上创新创业,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未来,我们将紧盯‘茶叶小镇’发展总目标,走以茶兴旅、以旅促茶、以文赋魂的新路子,努力建设‘生态宜居、魅力宜业、休闲宜游、健康宜养’的新窑淮。”面向未来,刘玲玲信心满怀。

梦里茶乡

马胜江

来自唐朝的传说

被风吹远

绿野千里的窑淮镇

水波荡漾的窑淮镇

一尘不染的窑淮镇

青翠欲滴的窑淮镇

此刻你的每一滴露珠

都为家乡闪亮

来自北方的画家

为你折服

来自南方的诗人

为你沉醉

麦香离你不远

稻花将你环绕

以茶点的精致

没有人能怀疑你的精巧

以“神农贡”的清幽

没有人能拒绝你的挽留

窑淮镇窑淮镇

穿越千年的记忆

依然是你弥漫的茶香

(注:窑淮镇因相传唐中宗李显被贬房县,建古城时在此烧砖瓦,取名窑场,建镇时以窑场村和邻近淮水村合称窑淮,“神农贡”为当地茶品牌。)

诗意的栖居

纪枫波

       作为房县乡村旅游的新地标,窑淮镇统筹“一旧一新”两类资源,实现协调发展,一方面巩固做强传统茶产业,一方面融入现代文创元素,形成茶叶生产、文艺创作、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茶文旅”产业链,探索出了一条以田园为根、三产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真正的乡村,能“安得下肉身,放得下灵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将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概括为“诗意的栖居”。身处这样的环境,能让人产生诗情画意的美感,和美恬静、舒服放松的幸福感、愉悦感。窑淮的“茶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真正做到了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真正做到了让游客“诗意的栖居”。

     大美窑淮,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