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郏县长桥镇:秸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发布时间: 2022-06-08 19:17:46 来源:平顶山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6月3日,位于郏县长桥镇东长桥村的绿禾农业千亩小麦示范方里,随处可见秸秆搂草机、打捆机忙碌的场景。

       田间,一台台收割机往来穿梭收割小麦;后面,一排排“平躺”着的秸秆瞬间被搂草机“吸走”;打捆机紧随其后,使劲“吞咽”着成垄的秸秆,经过自动旋转、压缩、捆绑,最后从尾部“吐出”一捆捆整齐、弧度均匀的长方体草捆。最后,工人将一个个草捆捆绑好,装上运输车运至集中堆放点。

       眼下,作为郏县优质小麦主产区的长桥镇已进入机收大会战阶段。为破解秸秆禁烧难题,该镇坚持源头管控,积极拓展秸秆综合利用渠道,通过秸秆打捆综合利用、粉碎还田等技术,让秸秆变废为宝。

   “这台搂草机是去年购买的,配合我的打捆机一起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每天能够作业200亩左右。”今年42岁的高飞是长桥镇石羊赵村村民,精明能干的他2016年购置了搂草机、打捆机、粉碎机,又租了一块闲置空地,专业从事秸秆回收利用。现在,他回收的饲草大多销往省内外的养牛场和秸秆利用企业消化,按每吨650元计算,年收益在20万元以上。

    “我和老伴在家没事干,地也租给别人种了,就帮牛场运送打好的麦秸捆,每捆运费1块钱,一天也能收入百十元。”在该镇王凤梧村一集中堆放点,62岁的确李村老汉李建芳说。据不完全统计,该镇像他这样从事秸秆搬运的群众在120人以上。

       高国芳是该镇养牛大户,养殖了52头郏县红牛,平时对小麦秸秆需求量很大。2016年,他购买了一台打捆机,在麦收季节将秸秆打捆,除留作自用外,还销往县城周边其他养牛场。

    “一头成年母牛每天需要喂麦秸秆15公斤,这52头牛大概需要600公斤的秸秆。同时,牛粪又是很好的农家肥,能蓬松土壤、改善土地板结、提升土壤肥力。”谈及秸秆循环利用的好处,该镇主管农业的副镇长孙鹏飞说。

    “麦秸打捆机的使用,有效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打捆后的秸秆,后续可用于电厂燃料发电、牲畜饲料、制作有机肥和工艺品等,有效避免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从根本上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实现了秸秆循环利用。”长桥镇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