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贵阳贵安“五个抓手”创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发布时间: 2022-07-13 16:56:57 来源:贵阳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贵阳贵安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为抓手,在抓市场主体培育上奋力攻坚。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推动,多次召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题会议,研究培育发展和纾困解难工作,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提出加快构建以种养大户与家庭农场为主力、合作社为纽带、龙头企业为引领、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目标。目前,贵阳贵安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45家、家庭农场2699个、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91家,识别管理种养大户6436户。

        一、抓政策供给。一是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强调将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抓手,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贵阳贵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二十条措施》《贵阳贵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贵阳贵安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方案》《关于支持贵阳山地特色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着力培育和壮大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丰富和完善发展政策体系。二是创新主体培育机制。创新制定《种养大户认定管理办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星级评定管理办法》,将种养殖大户纳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认定管理,分别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创新开展示范带动表彰及五星、四星等星级评定工作,最高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重点予以项目倾斜支持,倡导和构建示范引领、合作带动的经营主体联结发展新机制。三是纾困解难惠企稳企。围绕“稳市场主体”工作方向,调研分析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当前发展困难,积极向上对接,编制《贵阳贵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纾困发展政策汇编》,梳理各级纾困政策21项。上半年,组织召开2次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座谈会,千方百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全面做好政策落地和项目申报对接工作。依托“贵商易”政企服务管理平台,积极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登录,实现全市147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全覆盖,进一步扩大支持发展政策宣传面。

        二、抓资金整合。一是向上争。积极申报省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基金,一季度两个项目获投基金1.5亿元,总投资7亿元,带动银行贷款2亿元,获投基金占全省第一季度投放基金规模的15.6%;二季度储备项目29个,投资总规模95亿元, 6个项目进入基金公司立项、尽调程序,申请基金共计6.75亿元,力争全年总量达15亿元以上。谋划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31个,总投16.25亿元,审核进入基础库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48个,总投资146.19亿元。积极争取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资金4100万元,较上年增加612万元,占全省增量1300万元的47%。二是市级统。市本级预算农业产业化项目和种业高质量发展资金6500万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专项奖补资金400万元,并统筹整合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产品研发、设备改造、基础设施配套等。三是加快引。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持,梳理印制《在筑部分商业银行乡村振兴信贷产品汇编》,推出48个贷款额度从5万元至3000万元不等的乡村振兴信贷产品,涉农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涉农贷款余额3941.6亿元,同比增长11.2%,高于各项贷款余额增速2个百分点,贷款平均利率5.66%,较2021年下降0.18个百分点。制定“强省会”农业产业大招商工作方案,扩大农业投资总量,截至5月底,我市农业产业招商落地53个项目,签约金额39.98亿元,到位资金13.62亿元,占省级任务数的48.5%,排位全省第一。

       三、抓保险保障。一是抓创新。牢牢把握粮食安全国之大者,以保障粮油供给为根本目标,开发高标准农田水稻完全成本补充保险,实现每亩水稻保险金额到达1700元,进一步扩大粮油作物保险覆盖面和保障程度,充分调动种粮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大豆种植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保险,大豆种植保险保障实现零突破。二是抓实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工作的通知》(筑财金〔2022〕14号),中央保费补贴险种承保油菜104835亩、能繁母猪21482头、育肥猪227354头,奶牛2658头,兑现赔付758.6万元;地方特色农业保险承保肉鸡(蛋鸡)396万羽、肉牛2151头、蔬菜6530亩、食用菌57万棒、果树59862亩,兑现赔付1085.71万元;承保生猪价格保险147768头,肉鸡价格保险640万羽,兑现赔付1193.23万元;承保茶叶气象指数达1.49万亩,兑现赔付509万元,承保生猪“保险+期货”15000头,赔付257万元,不断完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双托底”的保险机制。三是抓突破。积极探索“财政+保险+信贷”合作模式,深入挖掘农业政策保险保单的增信融资功能,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农业经营主体共同研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农业保险保单”金融产品,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融资慢、融资难问题。

        四、抓技术服务。一是蹲点服务指导。制定《贵阳贵安农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暨下沉服务工作方案》,创新建立农技人员“揭榜挂帅”和定点服务工作机制,发挥市、县、乡三级农技人员技术优势,选派1290名农技人员,围绕蔬菜育苗,食用菌、蓝莓、猕猴桃、中药材、茶园提质增效,样板坝区、粮食高产示范点建设,奶源供应,生猪、家禽养殖发展等重点产业,按照全年不少于60天的服务时长和揭榜目标与绩效挂钩考核的工作要求,蹲点驻村,入企访困,实现996个村服务全覆盖,精准化、高效化提供发展技术支持。二是定点联络辅导。在动态做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运行监测工作基础上,印发《关于组建贵阳贵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的通知》,组建市、县两级包含农业农村、发改、工商、市场监管、税务、水利、财政等部门在内的辅导员队伍,发布辅导员名单,建立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农业经营主体联络对接辅导体系及定期走访工作机制,畅通沟通联系渠道,全面抓好对项目申报、星级评定管理、日常监测运行、融资贷款协调等工作的联络指导服务,帮助各类经营主体有效化解生产经营困难问题。三是强化外部支撑。为充分发挥贵阳市“火车头”作用和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在科研、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贵阳市人民政府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高质量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并制订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实施方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阳分院正式挂牌,院地进一步深化技术合作,全面开展农业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合作,实施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良种和技术推广应用,为贵阳贵安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抓流通渠道。一是强化市场带动。以贵阳贵安重要农产品保供工作为重点,在加强市内外保供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畅通主要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销售渠道,推行农产品“订单生产”。据重点监测市场数据显示,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地利农产品物流园等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累计销售本省农产品32.8万吨、41.2亿元;公益性惠民生鲜超市和社会化连锁超市销售本省农产品8.07万吨、12.91亿元,本地农产品销售辐射面、带动力有效提高。二是整合平台资源。投资32亿元建成国有全资控股以公益性为主的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建成154个惠民生鲜超市+135个农贸市场+61个社会化大型生鲜超市+3000余个社区菜店组成的生鲜零售市场体系,基本实现“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深入推进“百场千店万铺”建设,促进消费升级,三年以来共计对72家企业72个项目支持资金3143.1万元。三是深化对外影响。发挥东西部协作和大湾区融合发展优势,加强对市内优质农产品的集中对外推广力度,帮助和拓展产品外销渠道。大力推行“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加强种养业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制(修)订,深化品牌化发展战略,扩大农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成功举办“2022年度贵阳贵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在开阳县成功举办“开阳县第二届枇杷节暨印象硒州公共品牌推介会”,花溪“花小莓”成功获选“2022年度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榜”,贵阳贵安农业产品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对外辐射影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下步工作中,贵阳贵安还将按照市委提出的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企、一户一特、一人一技”乡村产业振兴总体发展方向,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在培育扶持和市场化、科技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加大支持力度,突出强产业、壮主体、育人才、优联结,引导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协同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