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行走于临川乡村,成片的白色大棚排列有序,棚内蔬菜绿意盎然,长势旺盛,菜农们正喜滋滋地穿梭其间,忙着对蔬菜进行管护,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临川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该区蔬菜年产量达32万吨,总产值近9.6亿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区的富民大产业。
菜农种菜很安心
“大棚支柱要做好加固,薄膜吹掉菜淋雨了就麻烦了……”走进高坪镇梧溪村一处蔬菜种植基地,来自镇上的技术指导员正在对蔬菜大棚搭建进行指导。
“现在政府积极为种植户解决技术、品种、资金、市场方面的难题,打消了大家的思想顾虑。”基地负责人赵加亮说道。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临川是农业大区,水土气候适合蔬菜生长,四季可种。今年,围绕蔬菜产业发展,该区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临川区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完善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布局,加强技术创新,在不同的地段和区域探索发展不同蔬菜品种,促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建设蔬菜大棚,区财政给予每亩0.6万元的补贴。
能够放心种蔬菜,农民积极性大增。高坪镇镇长万全指着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高兴地说:“以前大棚蔬菜投入大、技术高,想干干不了。现在不同了,不少在外面务工的年轻人都回来发展大棚蔬菜了。”
蔬菜变成大产业
在罗湖镇丁村蔬菜基地,村民汤国农弓着身子,一边不停地摘着本地辣椒,一边盘算着:“我在这基地上做事,有3万块钱一年。”汤国农不仅是合作社成员之一,还被聘为种植基地的技术指导员。
“我们这里山好水好土壤好,很适宜种蔬菜,种出来根本不愁卖。”罗湖镇镇长何应辉介绍道。
好品质是好生态育出来的,更是好技术种出来的。临川探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质赢市场、以优质求高效。该区积极开展在外临川籍种菜农户和蔬菜经销商调查摸底,通过“外引内联”招才纳贤,千方百计引导浙江、福建、江苏、安徽、广东等地临川籍职业菜农返乡创业,以传帮带方式,提高本地菜农种菜水平。同时,建立新型职业菜农培训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职业菜农”培养模式。每个示范基地统一成立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龙头带动,合作社组织,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落地。
“从选种到用水用肥,每一个环节都有讲究。”华宸农业蔬菜科技产业园项目经理张向业表示,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品质好,客户都抢着要。
目前,该区蔬菜产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程度稳步提高,优质绿色蔬菜品种更加丰富,市场供应也更有保障。小小的蔬菜在临川干群的精心耕耘下,已经成长为助力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