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韶山市:韶山村,集体经济因“红”而强
发布时间: 2022-07-29 23:24:22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盛夏7月,位于韶山核心景区的韶山村迎来今年以来最繁忙的时刻

       依托红色旅游资源,韶山村大力发展旅游餐饮住宿、红色文创、红色研学、教育培训、现代农业等产业,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2021年,村人均收入约3.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100万元,较10年前分别增长113.8%和266.7%。

       7月26日,记者走进韶山村,感受这座“红色村落”的精彩蝶变

       让沉睡资源“醒”过来

       “上世纪80年代初,村集体资产只有一个养猪场和一台拖拉机,村集体经济一年不到6000元”韶山村党委第一书记毛雨时说,当时村集体经济底子薄。

       随着韶山红色旅游日益火热,游客吃饭成大问题,心思敏锐的毛雨时看到了契机“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周边开办饭店,既解决了游客吃饭问题,也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1983年,将老村部进行改造后的首个村集体企业——迎宾饭店挂牌营业,第一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7余万元

      初尝甜头后,村支部的步子迈得更大为丰富韶山村红色旅游资源,村里决定,以村集体企业、村民、外来企业入股和银行贷款等方式,集资4700万元,买下韶山乡政府270亩低产果园,在毛泽东同志故居对面山坡上修建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园。如今,该项目年均为村集体经济创收近300万元

       通过流转土地、盘活闲置资产、企业参股形式,发展“红色+”产业,韶山村找到“发家致富”的钥匙:改造原韶源村(韶山村合村之一)旧村部,创办三农培训中心项目,发展红色教育培训产业;流转农田土地,以整体打包的形式流转给福寿橘基地、茶叶基地、苗木基地等企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鼓励村民入股村合作社,将闲散资金集中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强化资金保障……

       “把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让资源变成了资产、资金变成了股金、农民变成了股东,韶山村的‘地、钱、人’三大要素释放最大效益,‘沉睡’的资源因红色旅游‘醒’过来”毛雨时兴奋地说。

        让产业品牌“亮”起来

       “步入21世纪,韶山村集体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产业项目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出品牌”2017年,韶山村党委书记毛春山从毛雨时手中接过“接力棒”,发力村集体产业品牌化建设。

       2018年,韶山村与韶山城发集团合作,以租金入股的方式创办韶山三农培训中心,针对乡镇、村(社区)党员干部、涉农机关单位、农企负责人、大学生村干部及社会组织,开设乡村基层治理、乡村产业经济振兴等培训课程一年后,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培训中心合作,设立农民教育培训省级示范基地,“韶山三农培训”的品牌越擦越亮。截至目前,共开班61期,接待学员1.6万余人次,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50万元

       近年来,韶山村深挖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系列韶山村旅游纪念品、韶山村矿泉水、毛家食品等旅游文创产品30余款;开发“毛泽东求学之路”红色研学线路,创办兴乡红色研学基地,红色研学项目风生水起;发展村级合作社近10家,打造无花果、湘莲、祖田米、黄桃、茶叶等农产品种植基地5个,标有韶山村出品、“毛家特色”的农特产品在“云端”市场和大型商超卖得火热

       “品牌是打开市场的‘金钥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象征”毛春山说,韶山村将做优做强龙头企业,加大韶山村优质农产品、研学、红培项目的推介营销力度,提升品牌效应和质量信誉,为村集体经济发展赋能。

       让村民生活“火”起来

       做好“红色”文章,韶山村的“家底”越来越厚实,村子更宜居,村民的日子更“红火”

        走进韶山村长冲组,山光水色相映成趣,一片错落有致、层叠有序的古风建筑映入眼帘,粉墙黛瓦马头墙,绿水青山蔚蓝天,这样的景致婉丽清秀,弥漫着独特的生活情调,成为众多游客“打卡地”之一

        韶山村党委书记毛春山介绍,近年来,韶山村投入2亿元,推进美丽屋场庭院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村居外立面改造、柏油马路进村等工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为村民创业致富打下基础。

         2019年,村民毛志柯在自家宅基地建起民宿,取名“远方的家”,开业第一年营业额便达200万元目前,韶山村村民参与旅游业比例达70%,开设民宿36户、餐饮门店80余家、旅行社6家,大部分村民吃上“旅游饭”。

       “集体发展,村民共享”是韶山村的传统,村集体收入70%花在了村民身上4800名村民实行合作医疗,个人不交钱,全由村里出;村集体每年给900多位老人发放600至900元不等养老金;村民子女考入大学,分别给予4000至6000元奖励;每年为烈士军属、困难村民发放额外补助……

        “没有集体经济做支撑,村子就没有凝聚力和带动力”毛春山说,村党委始终抓好村集体经济不放松,紧牵红色产业发展的“牛鼻子”,造福村民,让大家走好共同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