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山东诸城: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 2022-08-04 15:37:25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山东省诸城市是一片具有创新基因的热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创造出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等改革创新经验,并形成了享誉全国的“诸城模式”。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下,诸城这个在三农领域具有标杆意义的县级市,没有停下奋进的脚步,继续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的进程中主动担当、创新作为。

        诸城市委书记张建伟介绍:“诸城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两大优势,探索出以新型农村社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形成了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高质量答好创新提升‘诸城模式’的乡村振兴答卷。”

        从农业产业化到农村社区化,从农业兼业化到生产园区化,“诸城模式”一路创新升级

        走进昌城镇得利斯村,只见联体小别墅错落有致,宽阔笔直的沥青路两侧人来人往,绿化带四季常青,街心公园景点遍布……“俺村能有今天,是靠1986年开始村集体办起面粉厂,后来是肉制品厂,这才有了现在的得利斯集团和得利斯村。”年逾古稀的村民郑刚烈说。

        据诸城市长王浩介绍,彼时的诸城农民,勇立市场化改革的潮头,推动了以“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实现规模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推动形成了以种养业为基础的两大产业链。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累和培养的人才等,又为诸城的工业腾飞奠定了基础。2021年,诸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64.2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

        工农业企业多,城镇化率高,带动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诸城很早就显现村庄散弱且空心化、人才流失且老龄化、农业分散且兼业化等难题。基于上述问题,2007年6月,诸城按照规模适度、方便群众的原则,把1249个村庄规划为208个农村社区,并逐渐推进以“多村一社区”为特点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一是以社区为中心,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的下移,建成乡村“两公里服务圈”;二是以社区为平台,集聚土地、人才、资金等资源,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园区。

        此后,诸城农村社区化发展一路升级:坚持产业为要,围绕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建设生产园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宜居为本,围绕组织振兴、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提升生活社区,深化基层治理创新,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

        以生产园区为平台,坚持以“村社一体”为核心,带领农民在产业链上多元增收

        当前,一方面是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产业化等趋势加速演化;另一方面是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不容有失,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也重任在肩。如何破解?

        在诸城市委副书记王琪华看来,就是要瞄准农村以土地为主的资源过于分散这一突出矛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互调、流转、托管、入股等手段,做好土地整合文章,发展规模化种养园区,进而聚合各类资源要素。

        诸城已在实践中立足主导产业特点,打出了“组合拳”:

        ——北部90万亩平原坚定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服务组织+农户”模式,实现“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工资性收入”的收入结构变革。连片经营面积达500亩以上的,政府每亩奖补60元;山东农担“粮食规模种植贷”支持100万-300万元……

         ——南部山区推动十多万亩果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服务组织/强村贷”等模式,建设现代化果茶产业园区。创新“强村贷”产品,最高额度300万元,最长可贷10年,前4年享受财政贴息,且市财政每亩茶叶、果树每年补贴1000元……

         ——推进养殖业向现代化、园区化转型。引进新希望六和生猪、仙坛白羽肉鸡等项目,建成485处畜禽规模化生产基地,培育18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年出栏生猪112万头、肉鸡7000多万只,入选全国生猪全产业链典型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首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向高端化、融合化转型。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新机遇,推动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联盟,着力打造500亿级预制菜产业集聚区。培育起预制菜加工企业556家,A股预制菜板块上市企业2家,年综合加工能力600万吨,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设和谐生活社区,让农民就业在园区、生活在社区、休闲在景区

        8年前,在传统农村生活了40多年的张祚庆,主动认购了社区服务中心东侧盖起来的二层联体小别墅,自此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俺在国信橡胶干,媳妇在服装厂干,工资高的时候一个月能挣1万多元。这两个厂就在社区工业园里,骑车上下班也就十来分钟。”

          龙都街道大源社区,则将社区建设成为诸城西南区域的“天然氧吧”,17处旅游景点全部免费开放,成为社区农民的“家庭花园”。“以前都向往着搬到城里去住,现在是城里人想到咱这儿找寻田园生活。”居民梁启义笑言。

         “让新型生活社区成为优美生态景区,让农民就业在园区、生活在社区、休闲在景区,就近过上‘市民化’生活,筑牢乡村振兴的底座。”诸城市副市长王楷说。

        提升三种能力,建设和谐生活社区。提升精细化治理服务能力。诸城将259个城乡社区划分为1690个网格,选聘网格员5000多名,推动党的工作落到支部、治理工作沉到网格、服务工作送到居户。提升党组织引领发展能力。大力推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社区公司,深化城乡党组织联建,引领乡村振兴跑出发展加速度。提升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社员和集体“双增收”。

       落实三个深化,建设优美生态景区。深化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多方筹措资金近11亿元,成为山东省最早全面完成“户户通”的县级市,建成省级美丽乡村27个,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2.9万余户。深化全域生态化建设。2021年完成成片造林3919亩,建设环村生态林带示范村200个,被评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深化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实施农村生活污水进管网、建污水站、建湿地等5种治理模式,累计完成487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