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淮北: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推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22-08-10 17:31:00 来源:淮北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培育高素质农民、发挥人才引领作用、促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提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淮北市围绕全省“两强一增”行动计划,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实施以农民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田间地头为课堂的农民“田间学校”新模式,高素质农民队伍规模持续扩大,示范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9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入选省农民“田间学校”,培育高素质农民5696人,特色做法入选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典型案例。

       创新引领建机制

       一主多元建体系。坚持政府主导,成立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发挥市农广校组织管理、教育培训职能,整合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农业服务体系,调动科技、教育、市场等社会力量参与,构建一主多元、上下贯通的办学体系。

        整合资源建基地。发挥农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资源优势,公开招标、联合办学,遴选新育才职业学校等6家培训机构,建设“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定期邀请科技特派员、农科院专家等现场授课,266名“田秀才”“土专家”活跃在淮北大地。

        政策支撑建平台。优化土地、金融、户籍、医保等政策,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育创办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创新技术研究,鼓励高素质农民开展示范项目立项,搭建产业扶持、金融保险、土地流转等政策相衔接农民培育平台,累计投入资金428万元,对新增土地流转项目奖补606万元,撬动社会资金近4000万元。

        效果导向提质量

        育好“三型人才”。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按照“村镇推荐、县市择优、省级审定”原则,择优推荐“领军型”人才,精准遴选“实用型”人才,探索培育“订单型”人才。培育省级农业经理人、现代青年农场主116人,定向培育农民30余人,6000名农民免费参加各类人才培训。

        上好“三类课程”。贴近市场、贴近基层,科学设置“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专业技能”三类课程,市级层面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等,上好政策宣讲“第一堂课”;县(区)、镇(街道)聚焦电商营销、品牌建设等内容开设“一事一训”培训班,有效提升农民综合素质。

       用好“四个课堂”。统筹疫情防控和农时需要,以培训机构为主体建设“固定课堂”,依托实训基地建设“田地课堂”,用好农业科教云平台等建设“线上课堂”,开展送教下乡建设“流动课堂”,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实践有机融合。培育“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刘超、“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孙超等12人,“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能手、管理人才1069人,真正实现“让技术长在泥土里”。

        协同高效优服务

       规范日常管理制度。对“田间学校”统一挂牌、统一编号,用好统编教材,每期至少聘请1名省级师资库成员授课。加强同教育、科技、人社、群团等部门对接,举办高素质农民创业创新大赛,试点开展农民职称评审,推动“田间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严格监督考核制度。将“田间学校”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按照“谁承担、谁负责”原则,随机抽查“田间学校”教学、实训情况,项目资金严格验收,推动全过程监管,培训合格率和农民满意度95%以上。

        延伸育后服务制度。完善教育培训、技术推广、创业支持一体化的全过程服务机制,组织参加安徽农交会、秸秆博览会等。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入企下田,对1336家农业经营主体、300余家县级以上示范合作社、示范农场开展育后服务,解决“学用脱节”难题。

        多方共赢促振兴

        促进农业高效。以培训促农业生产效益,释放“一村一块田”“党支部引领合作社”等改革红利,发挥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优势,综合运用缓释、生态种植、耦合螯合等技术,推动粮食增产增收。夏粮实现十九连丰,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5%以上,市农业部门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称号。

       促进农村宜业。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打造段园“葡萄小镇”、“香飘濉溪·菊会四铺”、“四季榴园”等特色小镇品牌,建设“百莲百荷”等田园综合体,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培育295名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国家级、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97家,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8个,认定“淮优”农产品155个,带动近23万名农户“家门口”就业。

        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田间学校”联农带农作用,增强农民致富本领。2021年,全市高素质农民人均纯收入超3万元,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2倍,在带动农业产业致富、推进农业提质增效中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