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通化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 2022-08-10 17:23:24 来源:通化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近年来,通化市在抓“三农”工作中,全力优化农业农村资源要素配置,延长产业链,保障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拓展生态链,全面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供给水平、供给效益,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目前,通化市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6.73万亩。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210.73万亩,分别为水稻生产功能区82.73万亩,玉米生产功能区128万亩;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大豆生产保护区26万亩。如今,两区建立工作已通过国家初步审核验收。2021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7.72亿斤,连续五年来粮食产量稳定在27亿斤左右。

  优化产业结构农特产业加快发展。依托资源禀赋,发挥绿色食品资源优势,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做大做强食品产业,人参、中药材、优质稻米、山葡萄、蓝莓、林特山珍等产业蓬勃发展,打造了300亿级的人参产业,培育了10亿级的优质稻米、林特山珍、畜牧三大产业,2021年“六大龙型经济”实现产值372亿元。集安人参、山葡萄和通化县蓝莓被评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数量居全省第一位。85个原料基地、130个产品获“长白山人参”品牌授权,数量持续稳居全省第一位。“人参花”增选为通化市市花,柳河县被评为野山参之乡。快大人参市场、清河野山参交易中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园参和野山参交易市场。集安人参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发展到7个。全市备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到530个,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7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9%,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已达到100%。2021年,全市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分别发展到56.6万头、17.8万头、10.1万只、3251.7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0.9%、12.5%、4.5%、22.4%;肉蛋奶产量11.7万吨,增长15.1%。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步伐加快。通化县英额布镇、西江镇、光华镇,柳河县安口镇和辉南县辉南镇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通化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有50户企业荣获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企业称号。集安市钱湾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填补了通化市5A级景区空白。“观山看海品红酒,仲夏消暑通化游”、“红酒怡情参康养,通化之旅四季宜”、“尽赏多彩五花山”、“雪舞通化城,燃情冰雪行”等4条精品线路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集安市、辉南县、通化县被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市)”称号。东昌区被授予“吉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称号。

  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完善壮大农产品产地市场,依托集安人参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通化县人参吉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积极推进快大、清河人参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创建,推动通化县创建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通过聚鑫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带动以人参、蓝莓和大米为主的企业和农户协作发展,实现优质农产品产销顺畅衔接,提升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能力。充分利用产销对接平台,积极引导商家入驻吉林省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全市已有12家供应商和2家服务商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