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解锁乡村振兴“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 2022-08-22 18:20:50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田畴遍金黄,沃野披绿装。8月7日,正逢立秋。笔者驱车来到大竹县欧家镇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喜人景象:金色的玉米铺满晒场,成熟的稻谷即将开镰,大豆长势喜人……农忙抢收的丰收画卷徐徐铺展。
  欧家镇党委、政府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打牌”,按照“强特色、促增收”的思路,鼓励和引导返乡能人发展农业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地方发展。目前,该镇已建成油樟树培育种植基地、一片红生态农业基地、狼尾草种植加工基地,培育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27个,完成水稻、玉米、豆类、薯类、蔬菜等作物播面2.5万亩,为实现全年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发展路径 增强产业带动力
  在欧家镇新四村狼尾草种植加工基地里,只见田间地头一窝窝狼尾草直立粗壮,长势良好;加工车间里,一车车狼尾草被粉碎打包,待装外销。“狼尾草适口性好,产量高,富含高蛋白,食草性家畜普遍适用,一年可收割两到三次。目前合作社在新四村流转土地1650亩,其中种植狼尾草1100亩,带动王尤平等80多户村民种植狼尾草,每户年增加纯收入4000元左右,并带动周边50户养殖户发展肉牛600头。”大竹中易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柳说,“我能顺利回到家乡创业,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县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吴俊江一语中的。该镇依托两山两水地理特征,推进山区平坝一体化发展,先后成功引回张柳、杨军、董代红等能人投资创业,通过“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脱贫户)+村集体”模式,培育县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成功流转土地或荒山荒地9000余亩,吸纳60户农户积极参与,形成以农民专合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骨干、龙头企业为带动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5年前,我家流转了4亩荒地给一片红生态农业专合社,既有了土地租金收入,每天在基地务工还能挣钱,一年下来,挣回8000元钱不成问题!”正在给柑橘修枝的高松村5组村民李孝权,看着昔日的荒山荒地全部染绿,喜上眉梢。目前,柑橘和青脆李已正式挂果,预计盛产期年实现产值550万元。每年为周边群众提供务工岗位2000余次,人均增收1200元。
盘活地方资源 带动更多村民致富
  欧家镇农业产业发展项目不仅有狼尾草、特色柑橘、油樟树三张名片,还有青脆李、凤凰李等生态水果,露天西瓜、优质稻米等特色品牌,小龙虾、优质山羊等特色小吃,实现“月月有果品,季季有特色”,带动全镇1.6万余名群众实现增收致富。同时,鼓励各村(居)“两委”采取股份合作、土地流转承租、集体资产发包等形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成功实现全镇6个村(社区)清零达标,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1.44万元。
  “不仅要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更重要的是要将产业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推动乡村全面发展。”随行的组织宣传委员蔡启辉说道。该镇拥有丰富独特的资源:“大堰天池”是达州市境内海拔最高的湖泊,水质清澈、风景优美;大堰碎石厂是大竹县最大的碎石场,采用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年产45万吨,带动周围200余名群众就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让欧家镇不断释放出乡村旅游的潜能。如今,赏花、摘果、观景、体验农家生活,成为不少市民追捧的休闲方式。接下来,该镇将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继续完善交通设施和服务功能,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