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赣州】寻乌:客家福地 魅力南桥
发布时间: 2022-08-24 21:16:11 来源:江西日报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将大米放入灰水中浸泡、泡好的米磨成米浆、米浆与韭菜浆混合……日前,一场趣味浓浓的客家灰水粄制作大赛在赣州市寻乌县南桥镇高排村大夫第上演,赣粤闽三省客家聚集地的12支参赛队伍参赛。

一个个精致且多样的客家灰水粄,折射出南桥人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这里,绵延千年的客家文化历久弥新,热情、包容、拼搏的文化基因流淌在每个南桥人的血液中。

举全镇之力推进深寻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东江源农业产业示范带提升项目进展顺利;文昌阁保护维修工程如火如荼进行……初秋时节,走马南桥,一幅群山环抱、宜居宜游、产业兴旺、百姓安康的美好图景扑面而来。

近年来,南桥镇按照“文化兴镇、产业旺镇、商贸活镇、旅游强镇、宜居重镇”工作思路,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荣获全国重点镇、江西省百强中心镇、赣州市2013-2017年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赣州市第一批建制镇类特色小镇、赣州市第一批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等众多荣誉。

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这座赣粤边际旅游商贸重镇将绽放新的光彩、书写新的篇章。

产业发展多元化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和关键所在。近年来,南桥镇按照“着眼长远、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四季丰产、特色多元”的产业发展思路,在“农业+工业”“农业+文旅”上下功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依托自然资源优势,该镇推行“柑橘为主、多元发展;山上种果、山下种菜”模式,以东江源田园综合体为主体,重点发展蔬菜、油茶、苗木、百香果、龙脑樟等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已发展大棚蔬菜3500余亩,龙脑樟、甜柿、百香果、油茶等特色产业2.3万余亩,打造了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依托省际区位优势,该镇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赣人回归,先后引进农产品加工、服装、电子、工艺品等低污染、劳动密集型企业35家,提供就业岗位1700多个;创建本土品牌,引导并鼓励企业开展富硒产品认证、商标注册、品控溯源、质量体系构建、龙头企业申报等品牌建设,“巧耕人家水咸菜”已成为海底捞等国内30余家知名餐饮企业的直销商,羊角园果蔬有限公司生产的七婶小米辣王辣酱在首届江西“生态鄱阳湖 绿色农产品”博览会上荣获参展产品金奖,先后被评为“赣州市食品产业优秀新产品”“江西省名牌产品”,产值超6000万元。

依托传统商贸优势,该镇重点推进打造省际边贸集散中心、客家餐饮体验中心、建材贸易集散中心和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截至目前,该镇共有物流(快递)企业9家、饭店92家、超市(2000平方米以上)4家、宾馆12家,个体工商户455户,注册资金达9540万元。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该镇培育壮大以青龙岩景区为核心的休闲旅游产业。总投资15亿元的青龙岩景区正式对外营业,并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同时,该镇充分发掘以灵石温泉、雪山登高为代表的自然资源,以罗陂围战斗为代表的红色资源,以大夫第、文昌阁为代表的古色资源和以客家民俗“迎故事”为代表的客家人文资源,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打造赣闽粤等地市民休闲旅游的后花园。

项目建设加速“跑”

南桥镇持续加大项目投入力度,一大批项目在南桥落地生根,实实在在解民忧、畅民心,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寻乌县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众多。依托产业、区位、交通等优势,深寻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落户南桥镇,旨在进一步促进该县农业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全面提高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深寻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的建设,将促进农业种植、产品加工、成品配送的有机衔接,将农产品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形成规模效益。”南桥镇党委书记吴九生表示。

圩镇提质升级。该镇自筹1600万元建设圩镇安置区、商贸综合体、文化广场。规划农贸市场、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海鲜水产品、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客家美食街为一体的商贸综合体;规划文化广场、文化综合站、镇史馆、全民健身场所,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拟建设贯通南桥公园道路、文化广场、商贸综合体、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道路,拉大圩镇框架格局,形成“三横三纵”的交通网络。

人居环境提升。该镇大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扎实开展空心房整治,截至目前,今年拆除危旧土坯房259栋21400平方米;探索村庄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持续推进河长制、林长制,打造绿色生态秀美新农村。

推进乡村建设。该镇按照乡村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产业+旅游+文化”要素,南龙幸福村居二期建设加快推进中,艺术团建—乡村振兴示范点已开工建设,高排古色村落全力升级中;加快推进“智慧乡镇”建设,基本完成圩镇治理应用系统、乡村治理应用系统、农产品溯源大数据平台应用系统等三个系统建设。

党建引领聚合力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建引领。南桥镇领导班子深知,只有提升组织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引擎,才能确保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把乡村振兴绘制的美丽蓝图变成新时代农村改革发展的现实图景。

去年,该镇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18个村全部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共选举村“两委”干部9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40人,35岁以下34人,村级班子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顺利完成镇党委政府换届工作,镇党委、政府、人大班子全部满票当选,市、县党代表、人大代表顺利产生。各级领导干部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各项工作无缝对接。

持续做好宣传统战工作。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常态化为抓手,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委中心工作调度部署,实行每周一清单、一排名、一调度,开办专题学习班,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7件。计划今年打造五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2个、四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4个。镇级乡贤馆、统战之家、团建村“同心港湾”统战创新实践项目等基本完成。

持续做好党建“三化”建设。去年,该镇共发展党员39名,其中大专以上18名,35岁以下22名,18个村均达到“三化”建设标准,均已完成验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2021年完成村集体经济主营收入480.78万元,村均26.71万元,其中南龙、团建、廷岭、珠村、古坑等5个村均突破50万元。严格执行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等制度,确保农村党支部运行机制规范化。

文明乡风润心田

高排村充分整合村内祠堂这一闲置资源,开展基层纠纷调解和乡风文明治理等活动,积极创新乡村社会治理,走出了一条新时代乡村善治的创新之路。

针对矛盾纠纷,实行“客家矛盾客家调”,积极动员祠堂长者、乡贤,依托法律手段,协同解决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一起议”。

这是南桥镇乡风文明建设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南桥镇坚持“以文化人、成风育人、文化兴镇”的原则,把加强文化生产力建设作为提升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大力实施“文化兴镇”战略,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扮演主角,催生出镇村和谐新气象。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延续传统文脉。该镇加强“客家迎故事”、客家擂茶、舞香火龙等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活化利用,培养一批乡土技艺匠人,推动本土艺术蓬勃发展,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完善文化设施。该镇已全面完成南桥公园、镇文化广场、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为广大群众加快建成“精神文明家园”。

继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该镇常态化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清洁户评选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努力传播正能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