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秀美灵动,万亩桃林绿意盎然,徽派民居散落林间。8月3日,记者来到当涂县桃花村,蓝天、白云、青山、桃林相互映照,一派和谐的田园风光。
“这里家家户户种植桃树,山里早晚温差大,种出的桃子甜度大、口感好、卖相也好。”桃花村党委书记张明武向记者介绍,桃花村种植桃树有百年历史,有着“十里桃花、万亩果园”的美誉。在桃花村党委的带领下,村里通过“桃花+鲜桃”,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条集采摘旅游、市场营销、深度加工的桃产业链条。为加强党建引领作用,桃花村党委建立经果林党支部,成员是当地的种桃大户、农家乐老板等,积极推进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市场在变化,桃树的品种也需要即时更新。我们会定期考察市场,向村民推荐最新的优良桃树品种。”桃花村党委副书记、经果林党支部书记毕银根告诉记者,更换桃树品种有风险,为了保护村民利益,经果林支部会选择优良桃种,先自己试种,如果丰收,效益还不错,再动员附近的村民一起改良桃种。
“经果林党支部在品种改良、销售信息等方面为我提供了很多帮助。”桃农程国庆深有感触地说。几年前,他回乡承包了30多亩桃园,起初种植家乡的老品种,桃子甜度低、个头小,一直卖不上价。经果林党支部的推荐,程国庆引进了新品种,今年达到了丰产期,桃子果形大、口感脆、甜度高,价格也是过去的3倍多,很受市场欢迎。
“立足桃、发展桃、不唯桃、延伸桃。”桃花村党委抓住农村“三变”改革试点的契机,将农户、股份合作社、农家乐旅游协会等五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成立当涂县青山人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吃、住、游、购、娱”一体化经营。经果林党支部为优先保障农户和村集体收益,整合现有资源,实行市场化运营,以“有形+无形”资产入股,实行“五个统一”的模式,即统一建设改造、统一标识标牌、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宣传营销、统一结算收费。
改革让桃树变成了“摇钱树”。村民吴祥忠承包了60亩山地,入股青山人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齐刷刷栽上桃树。“加入青山人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后,鲜桃更好卖,价格也更高,60亩桃园纯收入30多万元。”吴祥忠高兴地说。
现如今,桃花村农户的桃子除了采摘外,均由村里统一提供包装,使用“桃花村”的品牌,通过电商等渠道进行销售。此外,村里还引进桃胶深加工企业,桃胶卖到每公斤30元,比以前翻了两番。目前,桃花村已经实现本地鲜桃品牌化,桃花村的鲜桃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全村505户桃农实现鲜桃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户均实现增收2万元。
“村企双方努力探索强企富村、村企共赢的新路径”
——联建共享聚合力
8月4日,记者来到来安县汊河镇相官村,拔地而起的钢结构大棚引人注目。在立体采摘温室中,工作人员正集中在一起,采摘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动作娴熟。“小李庄智能联动温室大棚项目,通过现代化种植管理模式,种出来的蔬果产量高、口感好、颜值高,价格和销量非常好。”相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超说。
小李庄智能联动温室大棚项目是相官村开展村企联建的成果之一。“相官村规模小、人口少、经济基础较差,要想发展必须引进项目和资金。”王超告诉记者,为解决发展难题,该村以党建为引领,围绕“企业需求要什么,村里资源有什么”做文章,建立村企联席会议制度,对双方进行精准对接互补,实现企业、村基层党建资源共享,通过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提升,助推乡村振兴。
2020年,王超找到联建单位滁州市光威有限公司,希望能够合作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建设小李庄智能联动温室大棚项目。说干就干,相官村牵头,联合附近的唐桥村、文山村、张堡村、陈塘村,总共投资400万元。项目建成后,由滁州市光威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利用阶梯错层的无土栽培技术发展特色水果蔬菜种植,相官村介绍劳动力去项目上班。
“通过村企联建,村里获得收益、分红,企业收获资金、劳动力,群众得到就业、收入,‘1+1>2’的效果凸显。”王超深有感触。相官村建立村企联席会议制度,和村内3家企业在资金、资源、劳务等方面开展联建,形成“问题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新格局。相官村根据企业需求,先后整合项目资金300余万元,通过建设项目基地、投资入股等形式与企业展开合作,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
为进一步巩固联建成果深挖联建效益,实现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循环发展,相官村精心打造农产品展销暨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依托该平台,建立滁河两岸农业合作社联盟,整合电商市场要素资源,开发个性化定制产品,开展云购物电商直播等活动。目前,滁河两岸农业合作社联盟与两地40家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有200余种各类农副产品同时在线销售。
相官村的集体经济从2019年的21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70万元。“村企双方努力探索强企富村、村企共赢的新路径。通过村企联建建强了村‘两委’班子,实现了产业兴旺,改善了村庄风貌,提高了自治水平,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汊河镇相关负责人说。
“村党支部决定从发展村集体经济入手”
——集体经济“加速跑”
“今年虽然干旱,但是村里推荐的稻种好,稻子的长势没有受到高温天气影响。”8月19日,合肥市经开区高刘街道天河村村民窦宜海,站在自家稻田旁乐呵呵地说。
天河村位于合肥经开区的西北角,是合肥市的农业发展区。曾经的天河村“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60多岁,学历不高,发展村经济点子不多,办法不活。多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为零。
2019年,高刘街道党工委任命退伍军人豆明生为天河村党支部书记,并组建了新的年轻班子。走上新岗位,豆明生在村里调研发现,村民们种地用的不是良种,产量上不去、品质也不高,村民起早贪黑种地却挣不到钱。于是,他找到一家种子公司,选定良种,打算推荐给村民。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豆明生和村“两委”成员带头试种。当年,试种的稻子亩产达600公斤,比以前的产量增加了30%,品质也有较大提升。试种成功,村民们都表示信服,接受了新的稻种。
“产业振兴,村集体经济是重要‘引擎’,村党支部决定从发展村集体经济入手。”豆明生说。在完成前期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基础上,天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合肥市首家从市农业农村局领取营业执照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创办后,建立完善“农户+支部+合作社+企业”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2020年,天河村党支部决定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采取合作社联合农业企业进村,鼓励部分农户以统一购种、统一栽插种植优质水稻的方式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稻米品质。秋收时,合作社统一标准、统一收割、统一回收、统一包装、统一销售。通过此种模式,天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生产的质量稳定、规格标准、包装美观、口味优良的“芸和生态大米”成功进军稻米高端市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还成为各企事业单位的明星产品,每公斤售价7元。
打开外地销路的同时,天河村运用京东商城、徽采商城、金寨扶贫等电商平台,销售生态大米,收入喜人。2020年,天河村“芸和生态大米”销售总收入20余万元,较种植普通稻米,户均增收2000余元。“芸和生态大米”特色品牌也大受市场欢迎,成为天河村集体经济的一张新名片。前两个季度已完成集体经济收入140万元。预计今年将完成集体经济收入200万元以上,经济发展进入可持续状态。
“村集体和村民要实现‘双增收’。”豆明生告诉记者,天河村“两委”以“支部+公司+村民”的经营模式,成立劳务公司从事劳务输出工作。听说可以就近帮忙找工作,村民们纷纷找到劳务公司,劳务公司也积极为有务工需求的村民介绍工作。目前,劳务公司已经解决了天河村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劳务公司介绍我在村里一家农场上班,工作一天有120块钱工钱,干一年能增加2万多元收入,而且就在家门口。”天河村村民李宽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