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冷水滩:党建引领 激活村集体经济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2-08-26 22:16:51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近年来,冷水滩区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抓手,坚持党建引领掌舵,高位规划、优化队伍、发展产业,实现集体经济发展“破茧成蝶”的美丽蜕变。

高位推动 党建引领有成效

在冷水滩区,飞跃村是典型的地多人少村,村里大多数人都在外务工,为了破解种地难问题,村里以村集体的名义,成立了山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托管和参股的形式,将村民闲置土地流转进合作社,集体统一规划、耕种,每年按照股份返回红利。

今年59岁的袁淑梅去年将自家的7亩水田全部入股,收入较以前翻了番,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袁淑梅说:“现在种田比以前赚钱一点,我们已经入股放村里面了,我们在这里做事又赚钱了,入股有八百块一亩的分红,每年工资有四万多。”

规划先行,谋定后动。冷水滩区委、区政府研究出台了《冷水滩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关于深化党建引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明确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目标要求、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同时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压实区、镇、村三级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和绩效考核。一系列举措为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擘画蓝图。由33名区级领导每人联系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精准扶持,98个区直部门及后盾单位一包到底驻村指导,直至实现薄弱村转化。目前该区的“消薄攻坚”行动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战果。

 优化队伍 有“领头雁”聚动力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冷水滩区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社区)级班子队伍,严把“领头雁”村(社区)支书政治关、带富致富能力关。

走进金山岭村,笔直宽阔的马路穿村而过,沿路的太阳能路灯整齐列队,道路可直达村民家门口……到花桥街镇金山岭村两年多了,永州市生态环境局冷水滩分局派驻花桥街镇金山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王健把自己当作金山岭的村民,他的工作得到村民们的一致肯定。

针对村里养牛、青嵩、水果等优势传统产业,驻村工作队积极奔走,流转土地300余亩,争取资金30万元入股永州市精农种养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砂糖柑和沃柑,村民也得到了实惠。“合作社就在村里,我在这里做事每天能赚80多块钱,以前想都不敢想。”村民周芳开告诉记者。

村里还投入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帮助周顺马等10户村民,成立花桥街镇金山岭村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种养土黄牛为主,因牛肉营养价值高,牛出栏后供不应求。

“刚来时,村里是软弱涣散党支部,支书和秘书都辞职了。当时的40多个党员普遍年龄偏大,最大的90多岁了。2018年起,我们积极发展青年党员,以此来补充新鲜血液。”王健带领工作队把党建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村里党组织能力明显增强,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区先进扶贫工作队。

据了解,冷水滩区还开展涉农技术培训1500余场次,选派青年农民和农村党员轮训9500余人次,培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实用人才682名,党员领办、创办500亩以上的产业项目121个。

因地制宜 产业兴旺村民乐

“自从我们村里创办这个蛋鸡场以后,村里收入有了保障,为村民们办事也更加有底气了。”日前,黄阳司镇同乐滩村支书魏大勇望着村蛋鸡场账册中上月进账的16000元,乐得合不拢嘴。

冷水滩区采取土地入股、出租等形式,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因地制宜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构建了以60万亩优质稻为主的粮食,6万亩优质柑橘为主的果业,年出栏75万头生猪、年产250万羽蛋鸡为主的畜牧业,30万亩有机蔬菜,6万亩青蒿为主的中药材等六大“万字号”农业生产基地。同时,抓住新兴产业发展机遇,鼓励各村发展果菜采摘、娱乐垂钓等乡村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打造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仁山村,“国家森林乡村”牛角圩村、敏村,“省五星级乡村旅游点”茶花村和“省级美丽乡村”邓家铺村、零东圩村等一批农旅融合经济强村。建成湖南恒伟、星辰生物科技等省、市、区现代农业产业园34个,建成标准化种养殖基地120余个,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备案基地14个、“湘江源”蔬菜基地2个。

目前,冷水滩区已形成“镇镇有特色,村村有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带动村民致富注入了“强心剂”。截至目前,全区178个村中,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的已有42个,30万元以上的已有4个,今年底前,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薄弱”村有望全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