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水墨江南特色的文化墙、一望无际的海棠园林,亭台楼阁相互映衬,青砖黛瓦相得益彰,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在来安县施官镇顿邱村,一处处清新的乡村小景,勾画出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
“现在山清了,水绿了,卫生好了,村子也美了,村民住的是小洋房,家里冰箱、彩电、空调一应俱全,厕所也改成室内冲水厕,垃圾分类,集中清运,现在的农村可一点儿也不比城里差。”对于顿邱村环境的变化,村支部书记刘元林非常自豪。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破屋烂瓦不见楼,尘土飞扬是顿邱。”这句顺口溜却是几年前顿邱村的真实写照。据刘元林介绍,以前村里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垃圾随地扔,牲畜四处走,对此村民们怨声载道。为尽快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2017年,该村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资8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整治,新建了公共服务中心、污水处理厂、路灯等,确保村庄范围内凡土必绿、凡水必清。经过4年的整治,村庄实现了移步换景、步步园林的景观效果。如今的顿邱中心村一改往日形象,实现了由破败的小村落向“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华丽转变。
经济发展红红火火,美丽乡村才能蒸蒸日上。和顿邱一样,隔壁的国家级森林乡、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舜山镇林桥村不仅村庄美,村集体经济在全县也是首屈一指,林桥村,村民住洋房、开轿车并不稀罕;早在2012年,该村集体经济就突破100万元,2020年林桥村成功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林桥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土地贫瘠,缺水易旱,不利于发展传统农业。为探索一条致富之路,上世纪70年代起,就有少量农户利用分水岭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发展苗木种植,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贫瘠地终于变成了“聚宝盆”。
“要进一步发展壮大苗木经济,村里更要做好服务,这样村民才更有干劲。”据村党总支书记刘宏燕介绍,为鼓励村民积极发展苗木种植,该村支持苗木花卉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带领村民连片种植、规模经营,并注册了“林桥”商标,大力向外宣传推介。截至目前,该村党总支设立林桥经纪人支部,培养起一支500余人、遍布全国的苗木经纪人队伍。同时,根据苗木分布情况,先后修建了1处大型苗木货场、6处小型苗木货场,为苗农销售苗木节省运输、人工费用。
如今,林桥村不断优化苗木花卉生产品种结构,从常绿树苗发展到门类齐全、用途广泛的苗木花卉品种,现已有230多个品种,苗木年销售额近2亿元,辐射周边苗木面积7万多亩,全村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
“乡村振兴不仅要让村庄靓起来,还要让村民富起来,让农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这样才能守得住乡愁。”据来安县委书记杨文萍介绍,近年来,该县牢固树立“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改善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深走实,通过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美好乡村图景,留住浓浓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