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全力绘就乡村产业发展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2-10-30 13:32:12 来源:南阳日报-南阳网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今年夏粮总产86.7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花、药、果、菌、茶规模分别达到58万亩、190万亩、58万亩、5.1亿袋、23.9万亩,花、药、菌生产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81家。

●2021年八大集群销售收入405亿元,农产品出口55.9亿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以高效生态经济为引领,依托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南阳特色的强农富民产业发展路子。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齐抓共管,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按照“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的“三稳”要求,持续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打造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坚守耕地“红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41万亩。推广吨粮田集成技术,实施现代种子工程。落实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开展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2021年粮食总产达到142.67亿斤,连续四年超过140亿斤,实现“18连丰”。今年夏粮总产86.73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施牧原集团“百场千万”工程,出台支持牧原发展的“十条措施”。2021年,全市生猪出栏738.5万头,肉蛋奶总产129.4万吨。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432.87万头,肉蛋奶总产量62.78万吨,为“猪粮安天下”作出了积极贡献。

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坚持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突出“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做好岗丘平“大文章”,画好平原区“水陆画”,统筹发展乡村产业。规划建设水源涵养地有机农业区、城市近郊都市生态农业区、平原优质粮油主产区、岗丘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区“四大”功能区。在巩固壮大粮食、畜牧、油料、蔬菜四大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发展花、药、果、菌、茶“五特”产业,打造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大市、千万头(只)畜禽养殖产业大市、千亿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大市、一千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四千”产业格局。花、药、果、菌、茶规模分别达到58万亩、190万亩、58万亩、5.1亿袋、23.9万亩,花、药、菌生产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建成19个“一村一品”专业乡镇,415个“一村一品”专业村,构建了“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已形成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瑰丽画卷。

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在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81家。坚持“链”式“群”式发展,抓好30个产业联合体建设,重点培育肉食、粮油制品、食用菌、中药材、林产品、果蔬、乳制品、酒业八大产业集群。2021年八大集群销售收入405亿元。强力打造“3+3”现代农业品牌发展体系。创建国家、省级产业园10个;创建7个国家级产业强镇、4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中国驰名商标7个、省级以上知名农业品牌69个、地理标志产品20个。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绿色有机面积140万亩以上。2021年农产品出口55.9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39.1%。南阳市成功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目前正在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五特”经济建设八大产业集群的意见》以及月季、艾草、中药材、牛产业、奶业、现代种业、土地流转等文件,扶持发展乡村产业。持续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各县市区和所有乡镇都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市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2.62万家、1.1万家,耕地流转托管服务达到80%左右。建立重点产业链“知名院士加持、大院大所加盟、科创团队加力”的科技支撑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强化金融服务,设立创新发展贷款贴息资金、艾草产业扶持资金、牛产业发展基金等。县市区建立了乡村产业担保风险金,搭建了“政府+农业农村部门+银行+担保公司+经营主体”合作平台。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探索推广了牧原公司“政府+龙头企业+银行+合作社+农户”、想念食品“想念农场+”、楚汉良农公司“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坚持绿色转型发展,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建立健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高效。

全市正按照“三区一中心一高地”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围绕“绿色崛起、美丽富民”目标,持续发展乡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力守好“三农”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内乡 “三链”互促 增强产业动能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

近年来,内乡县立足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稳定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采取政策引导、创新机制、金融支撑等措施落实,形成“传统优势产业+特色林果业”发展格局。

固基础,延伸产业链。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建设6.7万亩高标准数字化种养循环示范区,实现“六减三增三提”目标;推广牧原“全自养、大规模、一体化”模式,建成投产2700亩楼房式养猪综合体,单场出栏规模210万头,畜牧业产值、烟叶产业综合指标全市第一。建立月季花、菊花、核桃、油桃、猕猴桃等特色林果和花卉产业基地35万余亩,形成了“两花三桃多元果”的产业布局。内乡核桃入选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目录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余关镇(核桃)被认定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灌涨镇杨集村(番茄)被认定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提品质,优化供应链。举办“赤眉油桃节”,重点打造推介“曙光”油桃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赤眉油桃”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实行“聚爱+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产销模式,打造内乡县聚爱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和聚爱食材直采基地。培育打造了金钗石斛、郦邑贡菊、马山牌核桃油、粉贝贝等特色农业品牌,“马山核桃油”荣获中国著名品牌、“郦邑贡菊”被评为河南省农产品十大优秀品牌,“伏牛山猕猴桃(酒)”“琴溪湖茶叶”入选“河南省著名农产品品牌”,全县获得省、市级知名农业品牌16个,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33个。

促融合,提升价值链。探索生态文旅、产村融合驱动乡村振兴模式,推进吴垭石村特色民宿集聚区和灌涨马集艺术村项目,努力打造乡村振兴“开路先锋”,4个村纳入伏牛山乡村旅游A级示范村建设。创新实施的内乡“5+”扶贫模式,成功复制到全国13省59县,惠及37万脱贫人口。全力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积极探索“中以田园综合体”运行新模式,中以高效农业示范园成功创建河南省休闲观光示范园区、琴溪湖农业开发公司荣获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农场、菊韵果香星创天地被认定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镇平 多点开花 打造产业高地


想念面业做大做强

近年来,镇平县坚持“发挥优势、培育特色”,重点聚焦优势特色乡村产业,按照“三链同构、融合发展”理念,实行“链长制”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

玉雕产业“一枝独秀”。以打造“千亿级玉产业集群”“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为目标,实施“玉+”战略,镇平成为全国知名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观赏鱼“游”出富民大产业。做大、做强、做精观赏鱼产业,致力于打造集生产养殖、新品种研发、交易展示、观光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观赏鱼养殖基地,现有金鱼养殖水面1万余亩,年产观赏鱼5亿尾以上,总产值4.8亿元,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观赏鱼连片养殖和销售集散地。

苗木花卉“领航”绿色新经济。推动苗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豫西南较大的苗木花卉种植销售基地。全县已发展苗木花卉合作社168家,种植规模5万亩,年产值10亿元。

荷花“链”起农民致富路。因地制宜引导村民及企业种植荷花,从赏荷花、收莲子,到荷叶、莲蓬深加工,形成“产、供、销、加工”的美景到美食特色产业链,实现农业旅游双丰收。

面食品加工扛起大责任。以想念集团为龙头,按照“立足南阳、布局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打造全国最大的优质大宗面制品小麦种业基地、绿色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小麦仓储物流中心、预制面食品加工中心、小麦产业创新交流中心。已建成想念农场10.2万亩,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38.6万亩,年转化粮食达50万吨,总产值26.4亿元。

绿色蔬菜“鼓”起群众钱袋子。全力推进蔬菜产业向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设施标准化、生产无害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已形成以华泰农、武汉广地等蔬菜公司为龙头的供港蔬菜基地,复播面积达17万亩以上,年产量59万吨,总产值20亿元。

食用菌“撑”起致富大收益。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走出了一条食用菌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道路。已建成种植基地15个,年产鲜菇1100万斤,产值2750万元,成为“全国双孢菇生产和出口大县”。

                                                            

                                                               西峡 生态赋能 发展绿色产业


                                                                     山茱萸丰收鼓腰包


西峡县地处伏牛山腹地、豫鄂陕三省交界,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5万,人均耕地不到0.7亩,属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深山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西峡县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等重大政治任务。西峡县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理念,抢抓国家支持乡村产业振兴的重大战略机遇,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培育壮大以香菇、猕猴桃、山茱萸为主的“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路子,较好地实现了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初步构建起水清地绿、民富县强、村美人和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目前,西峡县“菌果药”三大特色产业覆盖全县7万农户,近30万人,年综合产值260亿元以上,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食用菌产业:以香菇种植为主,年产量(鲜菇)达30万吨,全县2万多农户、近20万人从事香菇生产、加工和销售,产值30亿元,综合效益150亿元以上,是全国北方香菇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西峡香菇”累计出口创汇70多亿美元,占全国香菇出口额的30%,稳居全国香菇出口第一县。猕猴桃产业:全县猕猴桃人工种植面积14.7万亩,挂果面积8万亩,产量8万吨,综合社会效益22亿元,直接参与猕猴桃产业发展人员达到8万人,产量和面积均居全国县级前列。中药材产业:以种植山茱萸、三岛柴胡、丹参、桔梗、天麻等20余个品种为主,面积30余万亩,年产量5万吨,产值4.5亿元;其中山茱萸标准化面积22万亩,年产量4000吨,占全国一半以上。西峡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香菇之乡”“中国山茱萸之乡”;西峡猕猴桃、西峡香菇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获得“西峡香菇甲天下”“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农业(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第三批全国(香菇)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国家级、省级荣誉60余项。

2022年6月,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等重点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

                                                              

                                                             唐河 叫响品牌 做活“薯”经济

                                                                                    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近年来,唐河县立足县域农业资源丰厚之优势,积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强化品牌意识,把农业品牌建设工作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抓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优势产业。唐河县农业资源丰富,历史上就有种植红薯的习惯,尤其以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为中心的“唐河西大岗”,因黄壤黏土富含钾元素,种出的红薯软糯香甜、红薯品质好、质量优。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唐河红薯”新品牌,把资源优势效益最大化,投资9200万元建立了集“生产+科技+加工+销售”于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唐河红薯产业园,做强做大红薯产业,加快推进红薯产业发展。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品牌载体建设。围绕品牌战略实施,以农业招商为抓手,大力引进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重点推进“唐河红薯”产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目前全县红薯种植面积近30万亩,注册“麦仁店”“豫薯情”“豫薯香”等红薯商标十多个,拥有标准化种苗基地8个,育苗专业村5个,龙头企业4个,红薯产品远销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年产值逾4亿元。2022年唐河县滨河街道王庄村被评为河南省“一村一品”(红薯)示范村。

着力农产品推介,提高唐河农产品美誉度。积极引导、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加了国内各种类型农产品交易会、展示会等。并于2018年成功举办了首届唐河红薯文化美食节,集中展示了唐河现代农业发展新成就、新成果,极大提升了县域名优新特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深挖产业潜力,拉长产业链条。红薯产业园通过红薯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由以往传统单一的“三粉”加工转向薯片薯条加工,提高红薯产业附加值,增加群众收入。与唐河县薯乐多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日加工红薯2万余斤,产品销售全国各地。

强化技术支撑,永葆行业前沿。红薯产业园积极与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中心、河南省农科院等国字号、省字号的科研院所联系,聘请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及一些知名红薯专家为技术顾问,指导唐河红薯产业园区内红薯的发展,苏薯8号、商薯19等脱毒红薯和红薯新品种的引试成功为红薯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设50万斤规模以上的红薯储存窖40余个,年可储存红薯3000余万斤。

                                                      

                                                               卧龙 “一花一草” 带旺富民产业

卧龙区地处南阳市中心城区西部,是南阳市的党、政、军机关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区总面积1017平方公里,全区耕地面积83万亩,辖2乡9镇7街道1景区,236个行政村,总人口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大区。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卧龙区考察月季、艾草产业,他指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加强地方优质品种保护,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统筹做好产业、科技、文化这篇大文章。总书记这次视察调研,为卧龙区“一花一草”等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年来,该区以总书记指示为引领,大力发展以“一花一草”为重点的优势特色农业,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月季产业持续膨胀。卧龙区的月季产业经历了由农户的致富项目到全区的支柱产业,由十几个品种到一千多个品种,由石桥月季节、卧龙月季文化节、南阳月季文化节、河南月季花展到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的华丽蜕变,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全区月季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6万亩,年产值20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近9.6万人,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总量都占到全国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月季种植基地,名副其实的“中国月季之乡”。

艾草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至目前,全区艾草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艾草加工企业已发展到296家,注册养生保健经营主体1151家,全区艾草产业产值达50亿元,打造艾草品牌20余个,艾草产品专利178项,在京东等交易平台上开设网店2000余家,形成覆盖全国的市场服务体系。卧龙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叶集散地和艾草加工基地。

畜牧养殖产业升级明显。卧龙牧原、南阳正大、丰园禽业为代表的现代畜牧业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生猪产能逐步恢复,2021年出栏量达到61万头,生猪出栏大县的地位得到巩固,家禽存栏量达到580万只,肉、奶、蛋供给量占据中心城区市场份额的63%。

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区生态高效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7.6万亩,其中规模化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6万亩,青华的有机蔬菜、英庄的大葱、石桥的生姜等名优蔬菜种植规模已达2万亩,不仅有效保证了城区市民的蔬菜供给,成为中心城区名副其实的“菜篮子”,还远销国内多个省市。


                                                             邓州 集聚优势 促进奶业崛起

邓州作为省“畜牧大县”“养牛大县”和“河南省现代奶业产业示范市”,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适宜的气候环境,大力发展奶牛产业。邓州全市现有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场12家,奶牛畜位2.5万个,存栏奶牛1.2万余头。

政策支持上规模。紧紧抓住省、市大力发展“两牛”产业有利时机,研究制定《邓州市关于进一步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11项重点任务,在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方面搭建起促进奶牛产业发展的完备政策体系,推进奶牛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

绿色循环促发展。邓州坚持奶业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鼓励奶牛养殖企业在做好产业发展的同时,做好粪污资源化利用,从源头解决养殖污染问题,12家奶牛场严格按标准配套治污设施,共配套储粪池5.4万立方米、凉粪场3.24万平方米。利用河南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县优势,积极引导奶牛养殖企业与第三方社会化服务公司签订粪肥还田协议4.5万余立方米,还田面积2万余亩,打通了种养循环“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促进了企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智慧牧场保质量。加大高新技术在奶牛养殖中推广应用,在奶牛场中开展DHI性能测定,推广应用精准饲喂、智能监控项圈、奶牛发情信息化采集系统、牛倌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奶牛养殖的智能化管理,邓州全市12家规模奶牛场实现了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全覆盖。通过技术指导、品种改良、优化饲料配比等服务指导,奶牛单产由2015年的平均6.2吨提升到目前的8.5吨左右。

乳品加工创品牌。邓州作为优质鲜奶供应基地,所产鲜奶蛋白含量平均达到3.4g/100ml,远远高于2.8g/100ml的国家标准。河南盛全农牧有限公司依托自有奶源基地,在邓州、南阳通过自营、连锁等形式,开办了14家鲜奶吧,注册了“盛全”“盛牧佳”品牌,打造集奶牛养殖、饲草种植、鲜奶加工、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邓州乳业第一品牌,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养殖效益,促进邓州现代奶业产业体系建设。

邓州市将把奶牛产业发展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着力点,力争到2030年,奶牛现代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全面建立,把邓州打造成全省奶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


                                                                 桐柏 “三茶”统筹 打造“中原茶乡”

近年来,桐柏县紧紧围绕建设“中原茶乡”定位,坚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协调发展, 着力“基地、品牌、科技、文旅”四方面发展,不断探索以茶产业为重点的“一县一业”发展道路,使茶产业成为桐柏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和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载体。至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5.5万亩,其中千亩以上茶园基地14处,百亩以上茶园基地40处,辐射15个乡镇,114个村,开采面积9.6万亩,茶叶年产量3450吨,产值9.6亿元,带动5万余人从事茶产业致富,累计出口达1.44亿美元。2022年6月,桐柏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县荣誉称号。

加大政策投入,激发“三茶”活力。桐柏县委、县政府把 “中原茶乡”建设纳入全县发展规划,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茶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带动全县以每年新增1万亩以上良种园面积使规模迅速膨胀。积极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壮大龙头企业,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目前全县已培育县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20余家,茶叶专业合作社40余家,桐柏县茶产业联合体被认定为河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搭建科技平台,引领“三茶”提升。实施科技兴茶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县政府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聘请刘仲华院士出任“桐柏红茶科技研发顾问”,投资21亿元,推动建设中原茶祖小镇、中原最美红茶科技园。全县已建成茶产业高新企业1家,中小型科技型企业5家,省级茶产业联盟2家,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1家。桐柏茶产业科技示范园入选省级科技示范园区,茶产业优势区入选省级特色产业优势区。

强化文化赋能,提升“三茶”内力。桐柏县着力将茶文化与独有的“盘古、淮源、佛教、红色”四大文化及独特的自然风光相互交融,推进茶文融合、茶村融合、茶事融合、茶旅融合,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良好发展局面。同时,推进茶文化烙印到品牌内涵中去,最终形成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目前,“桐柏玉叶”“桐柏红”茶公共品牌双双进入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前百强,同时“桐柏玉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入选国家名优特产名录。


                                                              宛城 因地制宜 发展都市农业

近年来,宛城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科技、强服务,为粮食丰收和粮食安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全区充分发挥近郊农业的优势,因地制宜确定了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围绕城市需求,规划建设了一批园艺蔬菜、花卉苗木、设施瓜果、休闲垂钓、观光采摘等“农家乐”“农游一体化”特色产业,努力打造市民郊游度假休闲娱乐的“后花园”,推动了都市生态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一体化协调发展。

发展体验参与类农业。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餐饮、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让市民和游客在接触自然、体验农艺中调节身心健康,享受田园之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如大山农业科技示范园,对草莓、蔬菜、林果产业进行集约化管理与经营,以“赏花节”“摘秋节”为载体,打造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吸引广大市民观光、休闲与娱乐;位于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岳庄村的画家村,走画家自发集聚、村民顺应接纳、政府合理引导、业态良性发展的路子,投资600余万元打造七十所特色院子,供艺术家交流学习,游客观光游玩。

发展生态景观类农业。以构筑生态循环系统,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优化、美化、净化城市环境为主要功能,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沿白河休闲娱乐农业带、沿白桐干渠水产养殖休闲垂钓农业带、沿南新路林果花卉休闲观光农业带初具规模,茶庵袁黄庄果蔬产业园、汉冢卢园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初步形成。沿白桐干渠淡水养殖园水域面积近3万亩,坑塘面积1.45万亩,现已发现适宜生长鱼类有8科32种,占据南阳苗种市场80%份额,全区水产品总量6700吨,总产值超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

发展特色经济类农业。宛城区优质果蔬种植面积达11万亩,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36万吨、2.14万吨和6.8万吨。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蔬菜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全区初步形成了黄台岗镇金华镇土豆、胡萝卜、芋头生产基地;瓦店叶菜生产基地;茶庵乡、汉冢乡大棚精细菜生产基地。大力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注册了“黄台岗”牌胡萝卜、“凤凰台”牌土豆等一大批优质农产品商标;创建了“三色鸽”、“界中”等10余个市级优质农产品知名品牌。三色鸽集群年销售收入20亿元。


                                                  

                                                                  生态产业 引领乡村蝶变

淅川县立足渠首生态优势,以水质保护和绿色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先后被授予“创建出口农产品安全示范县”、“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金银花生态种植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河南省金银花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省级出口金银花安全示范区和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大规范化示范基地。

理思路,定产业。结合自身渠首生态区位优势确定了致力于打造“水源”“林海”“果乡”“药库”“胜地”的发展目标,持续发展林果和中药材产业。至目前,该县以软籽石榴、杏李为主的林果产业总面积达23万余亩,以金银花、丹参为主的中药材总面积达10万余亩,新认证绿色产品15个、有机产品14个。

给政策,强扶持。出台鼓励林果、中药材和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成立正科级林果发展中心,充实中药材、食用菌发展中心。对新发展的软籽石榴、杏李、大樱桃等林果产业,每亩一次性补贴300元。对农业龙头企业仁和康源公司,协调农商行办理经营权抵押贷款,缓解资金压力。对新发展的丹参、迷迭香等中药材每亩补贴400元。同时,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育苗中心、软籽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对新发展菌袋以奖代补,兑现补贴750万元。实施“一优双改”项目,对新投入使用的菌棒消毒设施奖补25%。

抓配套,建设施。完善水利配套。投资1280万元,在6个产业基地,配套水利设施,解决1万余亩软籽石榴、黄金梨的灌溉问题。投资500万元建成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200亩,开展机械深施有机肥2万亩。投资6300万元,新建气调保鲜库1.2万余吨,缓解仓储压力。投资1300万元,建设中药材初加工车间4个,实现中药材就地烘干、提取、储藏。投资3100万元,建设8万平方米高标准食用菌大棚,实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

搭平台,促销售。集中打造“淅有山川”公用品牌,发展电子商务,组织农产品进京销售;抢抓消费扶贫政策机遇,依托淅有山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线上拓展淘宝、京东、扶贫832平台、铁路12306扶贫商城等销售平台,线下深化与河南万邦、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等市场合作,对接单位、高校等集中采购;同时举办“汇众智、助脱贫”——淅有山川品牌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大型农批市场考察,促进产销对接,促进特色产业良性发展。


                                                            社旗 龙头带动 壮大特色产业

社旗县坚持以“市场引领、基地支撑、服务高效、示范带动”为原则,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四优四化”为重点,加快优势特色农业发展,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特色产业之路,培育了“蔬菜、中药材、畜牧”三大优势特色产业。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5.53万亩,其中设施蔬菜2万亩,年产值15亿元以上;中药材产业总面积4.5万亩,产值4亿元以上;畜牧业产值25.29亿元。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谋划。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政府扶持、龙头带动”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蔬菜、中药材、畜牧产业发展。

坚持招大育强,龙头带动。按照“市场拉动、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粤港澳农产品种植基地”,建成了以安菜达蔬菜、种德蔬菜等为龙头的一批规模化露地蔬菜产业基地,总面积10.5万亩;培育优质高效设施蔬菜,建成一批设施蔬菜产业基地,总规模2万亩。依托南阳国医仲景艾草产业园,重点打造了3个中药材(艾草)种植产业带,培育扶持了南阳国医仲景艾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5个中药材加工企业。大力发展畜牧业,社旗已成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省养牛大县,现有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294个。

坚持膨胀规模,提升标准。一批国内知名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到社旗设点布局后,纷纷建设高端产业发展基地,全县优势特色产业的设施化、规模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加速提升。

坚持融合发展,提升效益。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牧原“百场千万工程”和正大“千条线”工程带动了整个畜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得到加强,全县畜禽养殖已经形成草食家畜、生猪为重点的产业格局,生态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

坚持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制订完善保障体系,推动农业特色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出台了土地流转、基地建设、股份帮扶、产品认证、金融保险等12项扶持政策。与深农集团、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乌克兰国家农科院、河南农大等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科技含量。


                                                                    新野 多业并举 激活振兴引擎

近年来,新野县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以“稳粮增效”为着力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农旅结合”系统工程,逐步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产业链条完整、集群集约发展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粮食产业。新野县是全国小麦商品粮基地县、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和优质专用小麦重点示范县。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截至2021年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4.8万亩。2021年度,省级裕康面业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年销售收入3.45亿元,其中核心龙头企业裕康面业公司年销售收入1.57亿元。

肉牛产业。按照“抓集群促带动,抓基地育牛源,抓改良创品牌”思路和“两全两高”理念,坚持用现代农业标准体系谋划肉牛产业发展,有序推进农牧一体循环发展,基本形成了秸秆收储、养殖、屠宰加工、熟制品加工、交易物流等“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产业化发展局面。2021年,肉牛产业化集群实现产值60亿元、利税3.8亿元。

蔬菜产业。该县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有6个蔬菜生产专业乡镇,年产蔬菜175万吨;蔬菜深加工企业21家,各类服务性商务主体187家;2021年实现产值达3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

花生产业。新野是南阳盆地四大优质花生基地之一,主要是小果型油食两用品种,年播种面积60万亩以上,总产量在22万吨以上,产值30亿元以上。近年来,在国家油脂倍增计划和省政府“四优四化”规划政策的扶持下,面积和产量均稳中有升,是广大农民的重要增收产业之一,并连续4年承担了河南省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规模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特色产业。精品林果。依托晚秋黄梨、津湾桃、黄金梨、葡萄、猕猴桃等产业为基础,以林果加工企业为引领,促进林果优质生产基地建设,推动贮藏保鲜和林果初精深加工链条延伸,建立冷链物流、配送和营销等产业服务体系。园艺花卉。该县以老庙村为基础,以玉兰花卉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重点推广药食兼用和观赏类花卉品种。中草药。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聚农户、品牌拓市场”的思路,以红渠中草药基地为核心区,以河南海王汇通医药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发展中草药种植基地,推广道地中药材。


                                                             方城 量质并齐 产业提档升级

近年来,方城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把握农业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实施“两藏两优”,贯彻“两山”理论,开展“四水同治”,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农业农村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人居环境整治收官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生产总值106亿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5亿斤,建成高标准农(粮)田93万亩,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7%。2022年,方城县小麦播种面积125万亩,收获夏粮11亿斤,赵河镇中封村的小麦高产攻关田连续两年打破高产纪录,今年更是首次突破800公斤大关,达到856.6公斤。全县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肉蛋奶总产量11.7万吨,生猪年存栏达到86万头,出栏130万头,建成10个国家标准化示范场、5个省级美丽牧场,拥有年出栏10万头的养猪龙头企业4个、年出栏200万只以上的青年鸡场3个、年出栏万只肉羊的龙头企业2个,大力发展种养游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真正实现畜牧业发展良性循环。

聚焦“十大产业”,培育若干区域优势产业重点链,全县花生面积75万亩,产值16亿元以上;蚕桑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带动社会效益1.2亿元;食用菌产业年产量6700万袋,产值3.2亿元;优质蔬菜生产面积5.3万亩,产值3亿元;绿色产品6个,有机农产品1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一镇一品”乡镇3个,“一村一品”村68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余家;建成丹参、黄金梨、红薯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丹参产业园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值超过20亿元,整体带动了全县丹参产业发展,走通了以发展“名特优新稀”产品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由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名品的蹊径。

按照“兴产业、带就业、促脱贫”发展思路,创新“金融+产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好模式,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量质并齐”。目前,全县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817家、家庭农场1002家,累计成立光荣合作社552个。方城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村两委与龙头企业联合领办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流转或托管土地,实行“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4+”模式,实现了“集体增收、企业盈利、农民致富”三赢局面。


                                                                南召 探索“林+N” 助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南召县把发展优势特色乡村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任务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民生工程,紧紧抓住发展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这一关键点,依托资源优势,围绕苗木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柞蚕、酵素、艾草等6大特色产业,探索实施“林+N”生态扶贫,创新“林蚕菌、林苗景、林药果、林养游”4个一体化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县共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953家,建成特色产业基地85个,蚕茧产量25万公斤,香菇5700万袋,苗木花卉37万亩,中药材55万亩,四大特色产业产值达15.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共带动1.3万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全县认证绿色有机农产品45个,认定绿色有机面积28万亩,落实绿色有机奖补资金245万元。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大力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2020年2月24日,河南省首家带合格证的南召有机蔬菜进京;2020年2月27日,河南省第一批带合格证的南召有机黄金梨捐赠武汉。

特色品牌持续叫响。全县共培育国家级农业品牌3个、省著名商标12个、市知名农业品牌10个,“中国柞蚕之乡”“中国辛夷之乡”“中国玉兰之乡”“中国酵素之都”进一步叫响。南召县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十快县,南召县乔端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党建引领持续增强。将全域党建理念引入特色产业发展全链条,全县共组建215个产业联合党组织,5588名党员成为产业发展示范带头人,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组织保障。全域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在全市推广交流。

南召县创出的林果药、林蚕菌、林苗景和林养游一体化“林+N”示范基地辐射带贫新路子,先后被河南电视台、河南经济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成为全省推广的农业产业扶贫十大典型模式之一。2020年争取到全省乡村振兴专项债第一单2亿元,为实施产业振兴打下了良好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