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两省三县交界的下庄科村担任第一书记已经5年多了,很苦、很累,但也很快乐……”在卢氏县组织的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全县巡回宣讲中,“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县林业局派驻狮子坪乡下庄科村第一书记杨松茂朴实的话语、感人的事迹一次次打动了干部群众。
最偏远的地方,他驻村扶贫兴产业
今年41岁的杨松茂是卢氏县林业局设计室副主任,2015年8月主动申请到狮子坪乡下庄科村担任第一书记。卢氏县是国家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县里要说起深山区,往往会举例狮子坪、瓦窑沟两个乡,下庄科村则位于这两个乡的交界地带,从卢氏县城去下庄科村,无论是经狮子坪还是经瓦窑沟,都需要走80多公里山路,村子离最近的村庄也有10多公里,杨松茂就在这个偏远的深山村扎下根,把脱贫攻坚当作人生追求。
杨松茂在指导帮助贫困户发展香菇生产
下庄科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7%,多数群众住在深山老林,虽然充满原始自然风光,可是耕地少,实行天然林保护政策后守着青山没产业,穷得“黑洞洞、沉甸甸”,起初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7户37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3.4%。杨松茂结合林业局的政策优势,鼓励贫困户种植连翘、核桃,发展长效产业。经过逐户动员、政策支持,下庄科村发展连翘600亩,核桃370余亩,全村人均达到一亩连翘或核桃。2017年,杨松茂结合群众传统习惯,在村里组织54户贫困户发展黑猪养殖,当年出栏黑猪200余头,仅此一项户均年增收1.2万元。为把香菇产业做大做强,杨松茂积极争取扶贫资金,修建了30座新式香菇大棚,带动香菇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村香菇种植超过400万袋。下庄科村家家户户都有3个以上脱贫增收产业,2019年底全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顺利实现整村脱贫。
最困难的地方,他修路架桥办实事
下庄科村群众散居于淇河两岸,每遇河水上涨,便咫尺天涯。初到村里的杨松茂先是自掏腰包购买水泥20多吨,组织群众修建了红庙湾组爬河桥。随后又积极申报项目、争取政策资金300多万元,接连修建了横跨淇河的三道河大桥、庄科大桥,彻底解决了淇河两岸群众过河难的问题。
村里耕地多在河谷地带,为护地护村,杨松茂研究政策、捕捉信息,接连争取资金200万元,持续修建了庄科大坝、河西护庄坝等3段堤防,消除了山洪隐患;争取资金150万元修建寺沟组、吴沟组公路4.6公里;争取资金147万元解决了全村10个居民组安全饮水问题;筹集资金171万元新建了党群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和卫生所。下庄科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显著提升,“五有六通”全面实现。
最落后的地方,他付出真情面貌新
杨松茂驻村不久,村里特困供养户岳占明因病去世,但因为没有直系亲属迟迟不能下葬。得知这个消息后,杨松茂立即赶到现场,拿出1000元和村干部组织人员挖墓坑,带头抬棺将其安葬。贫困户张玉来原先住着危房,杨松茂动员他申报易地搬迁,张玉来以其母亲智障、搬到县城无法生活为由拒绝,杨松茂再动员他申报危房改造,张玉来又说资金紧张不愿行动。“脱贫攻坚不落一人”,杨松茂亲自联系施工队给他建房,在危房改造补贴2.5万元远远不够的情况下,杨松茂垫支2万余元,终于帮张玉来一家建起了新房,也融化了张玉来心中的坚冰,提起杨松茂,张玉来感动得热泪盈眶。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杨松茂都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忙,“人心换人心”,近两年村里有事,大家都愿意找杨松茂帮忙解决。
多少个不眠的夜晚,杨松茂独自一人住在村室,松涛阵阵、淇河淙淙,低头思考扶贫工作、抬头仰望星光闪烁,杨松茂说,这时,他就冒出了这样一句话:“让我敬仰的,除了头顶的满天星斗,还有神圣的扶贫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