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推进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是适应农村“新特点”,解决“三农”问题短板弱项,推进农民全面增收、农业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的重要力量。
面对“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的时代新命题,郯城县农业农村局以土地托管为载体,积极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农机服务组织率先流转田地“种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助农民把钱赚”的全托管示范,探索出了“机械种田”的新路子,解决了农村缺劳动力抓生产难题,实现了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和农户双赢局面,助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情况
截止2022年底,全县经工商注册登记、农业农村局农机中心备案管理的农机合作社达到89家,社员3955人,拥有各类农机具4940余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132台,配套农机具1993台套,联合收获类机械815台;农机从业人员5932人,管理人员494人,全年服务农户44173户,完成作业服务面积81.2万亩,实现经营收入8950万余元。目前,全县共有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9家、市级示范社19家、县级示范37家。
二、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规划科学合理。郯城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的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郯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县农机合作社开展规范提升活动的实施意见》,将农机合作社规范建设有关费用列入县财政预算,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县级以上示范社进行重点打造扶持。县农业农村局农机中心制定《郯城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县级示范社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要求,调整农机合作社重点培植对象,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农机合作社规范提升活动,重点解决了农机合作社建设“扎堆”、“区域空白”、“档次不高”等问题,推动了全县农机合作社均衡发展、规范发展。
(二)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县农业农村局整合涉农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对农机合作社实行政策倾斜,优先安排县级以上农机合作社承担农机化建设项目和示范推广项目,不断加大在惠农政策、资金投入、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力度。2018-2022年全县农机购置补贴4900万余元,对农机合作社购机应补尽补;优先安排农机合作社承担各类项目20余个,争取上级资金、财政资金、项目资金共2055万元。
(三)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建社水平。坚持“培育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原则,大力培育发展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努力在发展规模、管理水平、提升效益等方面上档次。按照《山东省“五有”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标准》,对农机合作社进行业务指导,规范内部管理和财务制度,引导合作社规范民主管理,切实提高了合作社发展质量和规范化建设水平。通过阳光工程、以会代训、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依托农机合作社对社员开展培训。2022年共培训农机合作社社长、社员150人,合作社财务人员80余人,农机合作社整体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四)加大创新力度,推进服务模式创新。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机合作社开展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供应,扩大农机合作社的服务领域。积极组织农机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农机跨区作业、农田托管和土地流转作业,不断提高农机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水平。依托农机合作社为农户提供订单式农机作业服务,农机农资销售企业反哺合作社发展壮大,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共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学校,农机合作社趟出了一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共羸的新发展路子,打造了一个可为各类生产主体提供全过程、全要素机械化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有效破解了“农民种地难、农机增效慢”难题,既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引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合作社自身也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的典型案例,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