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鱼苗投放的季节,在婺源县沱川乡小沱村,脱贫户余新喜正在向家门口的小鱼塘投放鱼苗。看着鱼儿在塘里畅游觅食,余新喜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今年又能增加一笔收入。”
余新喜所说的收入,来自婺源县发展乡村庭院经济带来的政策红利。近年来,婺源县乡村振兴局引导动员农村群众整合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空闲资源,通过政府、农业主体、农户三方联建,发展特色庭院经济,庭院方寸地,成了村民的增收致富园。
“庭院+农旅”
这两年,江湾镇篁岭新村村民利用闲置房屋开农家乐、打造民宿,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该村脱贫户曹印根家有3人,通过发展农家乐,去年一家人的年收入达10万元。眼下即将迎来旅游旺季,曹印根正在谋划利用闲置房开一家民宿。而在几年前,他还只是一个会种地的农民,虽然温饱无虞,但日子过得很紧巴。
小桥、流水、梯田、花海、炊烟、凉亭、高高的马头墙、缭绕的云雾,构成了独具一格的美丽画卷。沱川乡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写生客。
沱川乡河东村脱贫户姜德财,正是看中了写生基地的旺盛人气,去年开始在家门口摆烧烤摊,年收入达4万余元。
“旅游旺季我在写生基地上班,农忙时节则打理自家农作物,一年下来能挣3万多元。”村民王永银开心地说。
“许多小庭院成为产业富农的基地,小业主成为绿色兴农的能手,乡村振兴的庭院经济农旅体验模式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婺源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叶汉生说。
“庭院+非遗”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婺源县一户户庭院已成为百姓的增收宝地。
江湾镇大畈村是中国民俗文化村、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歙砚的主产地,也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技艺传承地。该村有555户农户,有300多家砚店,一方方砚台让游人大饱眼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畈村村民利用自家庭院,把砚台发展成该村特色产品,村民人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村民因砚台走上了致富之路。
“坐在家里也有收入,真好!”大畈村脱贫户鞠明合自从开了一间砚台店后,年收入超8万元。
赋春镇甲路村年产30万把油纸伞。油纸伞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参与非遗产品制作,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
在甲路工艺伞厂院内,脱贫户汪定根正抱着一捆捆刚上油的纸伞到晒场上晾晒。今年41岁的汪定根在这里工作十多年了,每年有3万多元收入。
甲路工艺伞厂厂长张灶欣说,他们采用“企业+农户”模式,带动村里100多人在自家庭院从事油纸伞制作。制伞骨的前期工作在农户家中完成,解决了80余人就业,每人年收入3万至5万元。
在赋春镇甲路村、浙源乡虹关村等地,在县乡村振兴局的安排下,当地村民承接了浙江义乌的小商品来料加工业务,老人、妇女会把活带回家做,既能照顾家庭,又有稳定收入。
“庭院+种养”
珍珠山乡秀水村,脱贫户殷培谷的庭院并不大,但因靠近大山,植被丰富,养蜂环境得天独厚。在村委会的支持下,通过对杂乱无序的院落进行清理,殷培谷整理出了一大块空地。
“摆上蜂箱,获得额外收入。”殷培谷养殖蜜蜂40群,仅此一项去年收入就超过5万元。
浙源乡庐坑村龙川生态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态冷水鱼养殖在婺源首屈一指,成品鱼销往农家乐和县城高档酒店,每公斤卖出了60元的价格。
庐坑村旁有条庐源河,水源以山泉为主,水质优良。庐坑村村民在家门口养鱼的传统已延续了千年。房前屋后、山脚下、沟渠边,村民见缝插针,打造了188口鱼塘,主打产品是婺源特产荷包红鲤鱼等,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的生态冷水鱼,深受游客喜爱。
村民汪培湘家门前的鱼塘只有36平方米,这口鱼塘有着200余年历史。如今,该鱼塘一年可产冷水鱼150公斤,收入达9000元。
“庭院经济大有可为,将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发展方向。”叶汉生告诉记者,该县通过提供贴息贷款、派驻科技特派员等措施,扶持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这一提法,更让他对发展庭院经济增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