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宜春】奉新:多举措力促乡村建设“枝繁叶茂”
发布时间: 2023-03-04 18:01:50 来源:新华财经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近年来,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把乡村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保障等举措,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9月4日至5日全省乡村建设行动现场推进会在奉新县成功召开。

有力健全机制,在压实责任上下功夫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县长任副组长的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专题调度会,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项目牵头县领导负责协调解决,一抓到底、确保落实。

细化目标任务。围绕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任务,制定《奉新县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方案》,以“十个一、八个有”为主要建设内容,明确各部门职责任务,按照近细远粗、分布建设的原则,实行清单管理和专项任务责任制,推进全县乡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健全责任机制。从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抽调业务人员针对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户厕革命等重点工作开展常态化业务指导和暗访督导,推动乡村两级工作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将农村环境整治、乡村建设、户厕革命等工作纳入县委、政府重点工作“赛马会”,实行“月评比、季约谈”机制,每月对乡镇农村环境整治、乡村建设、户厕革命评比,全面压实乡镇主体责任。

有效突出重点,在创新举措上谋突破

注重规划引领。制定出台《奉新县“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府组织领导、村民发挥主体作用、专业人员开展技术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根据村庄自身特点编制村庄规划,将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提升、建筑改造方案、文化特色景观等结合起来,并将产业发展规划、村庄空间布局等因素纳入规划范围,实现一村一规划。

坚持以点带面。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底蕴等条件,合理布局乡村建设示范点,推行“一村一品”建设模式。结合当地实际,还原山区山水田园风貌,在澡溪乡九仙村坳头组打造冬泡温泉、夏避酷暑的精品乡宿产业示范点;结合产业基础,搭建苗木产业平台,在罗市镇港下村打造绿化苗木产业示范点;结合文化底蕴,弘扬红色基因,在百丈山西塔村、柳溪乡店下村打造红色文化名村示范点。在全县打造13个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点,每个点成立专班抓建设,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拓面、以面带全的生动格局,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提升,基础设施全域覆盖,乡村建设全域改善。

实行建管并重。在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打造秀美乡村的同时,探索建立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投入资金330万元,打造5G+长效管护平台,整合雪亮工程摄像头1100余个,建立1178个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系统实时监管、反馈问题、提交整改结果,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建设提供科学分析和决策依据。同时,按照“产权归谁、责任归谁”的原则,在每个行政村安排5万元管护经费,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形成自律意识和监管意识。

有序强化保障,在合力建设上求实效

破解资金难题。每年初,县委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联合将乡村建设项目进行细化分类,督促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在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基础上,充分发挥县级财政统筹协调作用,将能够整合的乡村建设资金集中“打捆”投入使用,变“大水漫灌”为“定点灌注”,尽力解决乡村建设财力不足、难以持续的难题。

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群众需求和生产实际,在完善农村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基础上,打造“筑巢引凤”发展模式,在罗市镇港下村成功打造花卉苗木庭院经济,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达2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近3000元。该案例激发了奉新企业推进苗木产业规模性发展的强烈意愿,2022年通过政府投入、企业资本参与的形式,在会埠镇投资4000万元建设精品苗木展示园——“天工苗艺坊”,其中由政府投资近1000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投资近3000万元,打造苗木交易、休闲观光、文化产业、电子商务、技术合作为一体的花卉苗木产业园。

带动群众致富。在实施的乡村建设项目中,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带动就业,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户发展产业创造条件,在澡溪乡九仙村坳头组通过政府实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带动全组63户家家办乡宿,年平均接待游客高达万余人次,每户年均收入可达8万元,农户积极按照“五美”庭院的标准,创建美丽庭院,推动“农房变客房”转型升级。干垦场在实施邹家山秀美乡村建设中,将“党建引领、文明乡风、乡村振兴”等话题作为墙绘标语,运用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作为绘画元素,农垦人战天斗地、开荒造田的奋斗画面作为绘画素材,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融入邹家山的一村一景。截至目前,累计硬化道路112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灯36盏、种植各类树木及花卉80棵,建设村民休闲广场1个、公厕1座、公共停车场300余平方米,实施有线电视、宽带进村工程,建成基础设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公共服务完善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