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聚焦河南乡村振兴,为河南乡村振兴助力!
达川区 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 迈上“三农”工作新台阶
发布时间: 2023-03-11 20:55:34 来源: 编辑:admin 【字体: 打印

     连续四年在全省脱贫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区,四次荣获省粮食生产“丰收杯”,被评为“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区”……
      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跳起摸高再加劲、聚力争优再出发,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策部署,加力打好产业提效、基础提档、增收提速等多套“组合拳”,加速推动“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成效。

​       坚持尽锐出战推动工作力量再提升 龙头往哪里摆,龙尾就往哪里甩。
达川区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优化调整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区级领导季度交账制”,每季度听取区级领导赴联系乡镇开展工作情况,还选派35名区人大、政协领导及卸任干部担任“三农”项目指挥长,从而强化“一线指挥”作战,集中力量推进乡村振兴。
与此同时,大力增加资金投入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等举措,持续不断加大资金、土地指标、人才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督导考核上,达川区实行多部门联动督导,开展“比学赶超”大竞赛,深入进行乡村振兴检查考核“挂牌督战”,全面传导压力,从而激发了各级推动乡村振兴积极性。

     坚持“造血”赋能推动农业产业再提效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达川区大力实施“四子同兴”工程,分类梯次规划打造“1+4+10+N”现代农业园区,构建起了“乡乡有特色、村村有亮点”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扛稳“米袋子”。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抢抓入选“全省高标准农田整区域推进示范区”机遇,培育引进四川好味稻等经营主体 300多家,打造“南大万”10万亩现代粮油园区,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去年全年完成整治撂荒地3.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7万亩,完成粮食播面 138.4 万亩、大豆8.1万亩。
端好“肉盘子”。着眼产业发展实际,规划打造“一场两带三园”畜牧产业布局,建成国家、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家,年出栏生猪83.5万头以上。
保障“菜篮子”。建成川东最大设施蔬菜基地,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38万亩、产量超80万吨,供应量占达州主城区本地蔬菜供应量的70%以上。
提升“果园子”。加快打造巴河百里晚熟柑橘带,全区水果种植面积达 16.4 万亩。达川乌梅入选全国10大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建成全国最大乌梅良种繁育中心,全区乌梅种植面积达10万亩、占全国41.1%。

       坚持夯基固本推动村容村貌再提档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达川区深入推进“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投资近40亿元的达石快速通道全面开工,新建县乡道、产业道、社道190.6公里,农村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
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完成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25个,新(改)建农村户厕1.9万余户、乡镇垃圾转运站54个、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175个。编制《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引导村民建设富有川东传统特色的乡村民居,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5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成功入选“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名单。
   与此同时,深化“达川代办”便民服务,创新推行“125”群众投诉限时办结制,高效回应群众呼声,乡村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多轮驱动推动农民增收再提速 促进农民增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
近年来,达川区持续探索深化“农业发展公司+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发展模式,构建“园区共建、按单生产、直供直销”的产销联动体系,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发展,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为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达川区深入落实集体经济“消薄清零”计划,谋划包装“一村一项目”228个,全区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0万元。
大力开展“万企兴万村”活动,26家民营企业结对联系 22 个重点帮扶村,引导342家企业及工会组织认购稻田 1.2 万余亩、认养家禽8000余只。并通过大力开展消费帮扶,新建农产品展销专馆,设立专柜布放点、专柜,带动农产品消费2360万元。
      一系列扎实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达川区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区。